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 石帆街道表彰“最美”人物 ■记者 蔡甜甜 张孟涛 通讯员 朱启娇 近日,石帆街道前林文化礼堂内座无虚席,“最美石帆人”表彰大会暨故事宣讲会在此举行。会上,大家认真聆听获奖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当天,民间道德奖获奖者、十星级文明户、“好婿媳、好儿女”获奖人、十佳最美家庭以及提名奖的家庭成员代表,各村老协、妇女主任等参加会议。会议表彰了民间道德奖14人、“孝媳妇、好儿女”18人、十星级文明户10家、十佳“最美家庭”以及提名奖13户。 平凡事中见不平凡 大界村林国川今年87岁,他锻炼身体的方式与众不同:每天清晨起来打扫村里的路面。他不是清洁工,却常年扫路,不拿一分钱报酬,还自己掏钱买清扫工具。他20多年如一日当义务清洁工,只因内心有个最朴实的想法,他说:“见不得脏,不扫扫不舒坦”。此次评选,他获得了“好人好事”奖。 “好媳妇”奖获得者刘小珍,用瘦弱的身躯挑起家庭重担,多年来坚持照料患病丈夫,任劳任怨,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她还视公婆如亲生父母,悉心照顾老人,成为老人家的贴心人。她用近20年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农村妇女尊老爱幼、孝老爱亲、淳朴真诚的形象,为乡里乡亲树立了好榜样。 朴湖一村“爱心家庭”郑建波、吴芝燕夫妇俩,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去敬老院献爱心,帮老人洗头、洗脚,去素食馆做义工,参与爱心捐款等。他们的爱心举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孩子也喜欢和别人分享,团结友爱、体谅他人。吴芝燕说:“爱心善举,是我无怨无悔的选择。” 前林村“平安家庭”陈洪澄、王锡飞夫妇俩,在努力搞好家庭内部关系和邻里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学习。积极参加并组织好村里的各类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学习安全防范技能,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并向邻居传授学来的知识技能,带领左邻右舍一起维护周边环境的稳定和谐。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们提高了自身素质,开始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平安石帆做出贡献。 当天,5名获奖者作“最美”故事宣讲,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传播正能量。 设奖者来自民间 这些奖项的设奖者,同样来自身边。今年7月份,山前村在党员学习会上,设立了红色基金。短短几天,就收到村里党员、企业、能人志士的捐款近2万元。 红色基金会成立后,设立了“诚信经营奖”“好父亲奖”“勤劳工作奖”3个奖项,经过前期考察推荐,从村里评选出了4名获奖者。 “村里有不少好人好事,正好可以用奖项对他们表示肯定,同时对其他村民起到激励作用,让红色基金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该村党支部书记说,希望通过捐款者和获奖者的榜样力量,发动更多人关心身边的好人、多做好事。此外,还有不少能人志士以企业或个人的名义设立奖项。 经过前期宣传发动,8个单位和能人志士参与设奖,共设立了12个奖项。 传播“最美”正能量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4月开展寻找“最美石帆人”活动以来,石帆街道不断涌现和挖掘出许多先进事迹。街道从100多个最美事迹中,选出了50余个最美人物,在当天进行表彰。 “开展‘最美石帆人’评选活动,对树立良好家风、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远的意义。”石帆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最美石帆人”的感人事迹教育身边其他人的方式,来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新风,让最美的正能量在全社会产生强大的效应,形成人人遵纪守法讲文明、家家尊老爱幼传美德、户户友善互助倡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接下来,街道各部门将深入思考、认真谋划,找准精神文明建设与各项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动员广大群众发挥自己在社会上的优势,弘扬新风,彰显文明之美;进一步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听完宣讲后,一名村民感慨道,要向这些先进人物学习。 听众聆听“最美”人物的故事。 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