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 不知不觉,乐清登山协会已经拥有了1000多名会员,他们通过登山收获了健康、快乐、襟怀,协会组建了山岳应急救援中心,开展公益事业。(10月28日《乐清湾城市周刊》) 相对于约130万的户籍人口,1000多人算不了什么,但考虑到35分钟登上茗山的入会门槛,乐清登山爱好者远超千人。登山魅力何在?乐清市登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淼道出了众多人的心声:登山产生征服感和自豪感,登顶后看群山踩在脚下,开阔的视野让人心情愉悦。 这种感觉自古已有人求之,徐霞客面对“峭石直下,隔不可履”的雁荡山天聪洞,“梯而登;不及,则斫木横嵌夹石间,践木以升;复不及,则以绳引梯悬石隙之树。梯穷以木,木穷济以梯,梯木俱穷,则引绳援树,遂入圆洞中。”个中过程可谓险象环生,简直是在玩命。 现在,借助户外装备从峭岩攀爬至天聪洞已非难事。据说,雁荡山所有略有难度的山峰,均已被登山爱好者们一一征服。借助装备,人们可以攀上垂岩,走前人没法走的“路”,与大自然接触更亲密了。 相较以往的以财富为主,乐清人现生活追求目标多元化了,并取得各种收获。从文学创作集群,到书画创作、诗词创作、声乐合唱、马拉松跑……乐清许多项目在省内居领先发展地位,昭示着乐清人对美好、充实的精神生活的向往,不知不觉重塑着乐清精神。 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乐清从事经营管理者和“办公室一族”大量增加,兼之财富积聚,不少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沉湎于物质享受和灰色娱乐,找不到生活的真谛,民众体质不断削弱。刚刚过去的一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乐清人形象是:“子夜时分,他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麻将桌,并不急着回家,要和二三个朋友去宵夜。而他的身子骨快散架了。” 面对这种普遍性的社会危机,一些有识之士觉悟到,每个人都有责任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以便有能力承担生活重任,提高生活质量。他们开始身体力行。乐清人逐渐意识到,运动在塑造性格、提升境界、净化灵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力量,并由此确立了方兴未艾的体育生活观,丰富着乐清人文内涵。 如果站在历史的长河边看待运动生活兴起,它又揭示着不同时代人们与自然界的亲疏关系:农耕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为生存需取得食物衣物的过程中,借助辛勤的劳作得到收获物,与大自然的关系极为密切;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技术和工具改进,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土地,与大自然的关系自然疏远了; 而到了后工业化时期和信息化时代,人们与大自然重新亲密起来,这个时候主要不是为了获取物质,而是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获得快乐,赢得慰藉,吸收灵感,逐渐培养出现代公民的素质。 (作者为本报记者) 运动健壮体魄 重塑乐清性格 「全眼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