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经济·交警
3  
华仪电商园
被评为3A基地
香港乐商回乡觅商机
950摄氏度高温下
烧三小时仍能通电
温州地区乐清入选最多
别让疲劳绑架行车安全
市区增加2处待驶区
“病车”不得上路
汽车号牌段新增5个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别让疲劳绑架行车安全
2016-10-27

    别让疲劳绑架行车安全

    ■记者 叶长一 通讯员 方杨洁

    秋季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大幅增加。驾驶员因疲劳驾驶产生的身体困乏和劳累,是一种极为常见却没被重视的现象。然而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微小”行为,却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据统计,全国每年因疲劳驾驶而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占总事故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老司机”没忍住瞌睡

    众所周知疲劳驾驶危害大,但是一些“老司机”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依旧我行我素。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显示,6至10年驾龄的司机最易“疲劳驾驶”。10月21日凌晨4时50分许,一位货车驾驶员,一不留神,车头扎进了绿化带。绿化带路沿石断裂移位,种植的绿化树苗被碾压得东倒西歪,车辆车头轻微受损。

    货车司机郑某十分后悔没听老婆话,他说:“凌晨,和老婆一起从乐清送货到雁荡,途径下塘路段,因为犯困瞌睡,就将车扎进了绿化带。之前老婆看我很困叫我停路边休息下的,我就想着再忍忍就到了,没想到这瞌睡还真是忍不住。”

    交警介绍:“疲劳驾驶的现象多发生在驾龄长的司机身上,主要是因为往往驾龄长的司机对自己的驾驶技术过分自信,高估了自己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就像郑某一样觉得自己能忍住困乏,不会发生事故。”

    凌晨为事故多发期

    夜间、凌晨这些时间段正是人最困倦、精神最为委顿、注意力最不集中的时段,所以反应比较慢,而恰恰在这一些时段,由于路面车辆少,路况好,机械式的操作,往往会加剧驾驶人“入睡”的概率,遇紧急状况就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

    9月22日4时,在乐清市智平线智仁路段,一辆满载南瓜的厢式轻型小货车侧翻在农田中,驾驶员被困在车内。大荆中队交警接到报警后,赶到事发现场,将副驾驶室车窗玻璃击碎,将驾驶员救出,所幸驾驶员并未受伤。据驾驶员方某回忆,当车行驶至事发路段时,太困了不知道怎么车辆就驶出了路面,直到侧翻后才清醒过来。

    交警介绍:“事故现场并没有刹车痕迹,说明驾驶员在事故发生时未采取任何的应急措施。而对驾驶员的谈话中也反映出事故发生时,驾驶员是处于眨眼状态。夜间行车非常容易出现疲劳,如果驾驶员感到困乏,最好还是选择安全空旷的路段稍事休息。”

    对于“疲劳驾驶”,《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139号令)有明确的规定:连续驾驶小型机动车超过4小时,其间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少于20分钟的处警告或者150元罚款,并对驾驶人违法行为记6分;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记12分,罚款200元。

    夜猫子易疲劳驾驶

    对于疲劳驾驶,27岁的小陈提起那次经历仍心有余悸。小陈平时晚上很迟睡觉,那天家里有要紧事情,他起早驾车赶往杭州,晚上回来的途中,感觉太累了,在过一个遂道时,就迷迷糊糊地,突然一声巨响,他被惊醒。此时,他的车已撞到了一个山洞口,车上前排两个安全气囊全部弹出来了。所幸前后均无车辆,后来追上来的车一个急刹,仅与他的车相隔两米。小陈本人吓得不轻,但没有受伤。

    交警介绍:驾驶员朋友如果平时有晚睡的习惯,一定要先休息好了再开车上路,切勿疲劳驾驶。特别是一些驾驶员喜欢看球赛,每当碰到大赛,总有驾驶员球迷熬夜,结果疲劳驾驶引发事故的案例经常有。这里,提醒驾驶员朋友,上路发现累了,千万不能强撑着驾驶机动车,因为稍有不慎,将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经济·交警 00008 别让疲劳绑架行车安全 2016-10-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