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化 绿化 美化 文化
乐清市创建省级精品示范道路显成效
■记者 叶长一 通讯员 徐建海
公路沿线的绿化已初具规模,移步换景、看景辨路以及交通信号灯一目了然,路边公园重点突出地方特色文化……这是乐清日报记者近日从柳市镇客运中心出发,至北白象镇G15高速公路出入口这一路过来,感受到的浓浓的公路文化气息。
据了解,这是乐清市根据浙江省、温州市“四边三化”决策部署,按照“分段主题、精致节点、线面结合、部门统筹、镇村联动” 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G104国道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洁化、清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创建“四边三化”浙江省级精品示范道路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之一。
据有关部门介绍,G104国道乐清段属一级公路, 路基宽度29.5米,此次创建工作的起点为乐清市柳市镇客运中心,终点为乐清市北白象镇G15高速公路出入口,东连乐清市区,西接温州永嘉,南濒东海,北靠中雁荡山,全长11.4公里,是连接温州至乐清的重要枢纽通道,也是乐清市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和展现乐清形象的重要窗口。
城市发展需要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沿104国道两侧基本形成生态产业走廊:有中国电器产业基地园、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园、乐清市创业园、中国泥蚶牡蛎之乡等重要产业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生态产业走廊的规模日益壮大,产业集群日趋成熟,业已发展成为我市一道亮丽风景线。为加快生态产业走廊建设步伐,全面提高生态产业走廊品位和档次,选择了该段104国道线。
现状勘测分析
有关部门通过多方勘测,发现沿线绿化存在缺株断带现象与色彩单一等问题,需对原有绿化通过加密、加宽及死株的清理补植,同时按一定间距适当增植红、黄等色彩树种,进一步突出彩化效果;因交通流量大,个别交叉路口存在交通拥堵现象并有交通事故隐患点段存在,需进行合理渠化并增设交通安全设施。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创建精品美丽示范路工作标准高,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乐清市政府高度重视,列入了乐清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关部门达成一致,制订“创建精品美丽示范路”工作实施方案,专门成立创建精品美丽示范路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全力将“创建精品美丽示范路”工作推向纵深。
营造气氛加大宣传力度
为保证“创建精品美丽示范路”工作的顺利开展,乐清市有关部门组织多方力量,通过标语和横幅宣传,使大家对美丽示范路创建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体会精品美丽路创建的重要性;并运用新闻媒体、发放宣传单、上门交流等形式,增加104国道沿线单位和群众对创建精品美丽示范路的认知度,从而取得群众对创建工作的广泛支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参与。通过宣传教育,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制定方案开展工作
按照浙江省、温州市“四边三化”决策部署及《关于开展省级精品示范道路的通知》,有关部门统一认识,科学规划。根据精品示范路创建的总体部署,分年度安排推进计划。乐清市结合当地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多次组织各部门召开研究精品示范路创建规划方案,以沿线、沿景采取循序渐进、串点成线提升创建办法,精心选址、以点扩面,规划确定该段精品美丽示范路创建。
同时确立目标。实行精细化管养,全面消除交通事故隐患点段,对交通流量大、冲突多的平面交叉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开展绿化工作,宜林路段绿化率达100%、绿化保存率达90%以上,树种配置合理、层次丰富、季相分明;公路建筑控制区内无违法建筑物、地面构筑物,两侧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全面整治;沿线两侧无“赤膊房”和蓝色违规屋面及违规广告。
为成功创建“省级精品示范路”,乐清市政府确定创建工程中的绿化提升改造、大型“高炮”广告整治及道路事故多发点段路口渠化资金由乐清市级财政全额投入,其他问题点位整治所需经费由属地镇政府负责。
在施工阶段,乐清市组织全体路政人员全天候进行跟踪巡查,扫清“障碍”,为施工提供外部保障,涉及问题的逐户进行耐心说服教育,加大法规宣传力度,并现场蹲守,直至工程顺利开展,使之不受任何阻拦。据悉,今年5月15日前完成绿化工程;亮灯工程与沿线环境脏乱差整治在6月底前完成;交通信号灯建设与交通事故隐患点整治工程及赤膊房、违规蓝色屋面、违规广告的整改在8月底前完成。
在精品示范路创建过程中,乐清市交通局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联合柳市镇政府、北白象镇政府、交警部门、“三改一拆”办等部门协调配合,做到了有计划、有步骤,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对创建示范路区域范围内的违规违章行为进行了专项治理,截止目前共拆除违规建筑物16处,整治赤膊房2处,整治违规蓝色屋面8处、整改违规广告63处、清理乱堆乱放等环境脏乱差问题点位41处、增设交通信号灯3处。经协力配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精品美丽示范路”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精品标准段线风格和沿线风貌,合理体现乐清主体特色,即融入大环境,又形成小气候;做到移步换景,看景辨路;重点突出地方特色文化,营造公路文化气息。充分结合乐清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打造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公路节点景观,展现不同的目标和主题,让公路边的风景展现“乐清风情”。
示范效果明显
如今,行驶在104国道该路段,路边公园、绿化带让人赏心悦目。柳市镇蟾西村、湖东村段的景观绿化更是成为一大亮点。两个公园的景观绿化位于G104国道与G15海沈海高速公路之间,沿公路走向长度约700米,面积65.7亩,其中绿化铺装园路及花岗岩面层等3500平米,种植乔木香樟、黄山栾树、桂花、樱花、红梅、山茶等12个品种1192株,种植红叶石楠、春鹃等8个品种灌木约19.8万株,种植麦冬、果岭草32400平米,建景观亭1个。
在G15高速公路北白象出入口,琯头公园面积43亩,以“魅力生态,绿意清溪”为设计理念,以“统一协调,蕴含特色;以人为本,注重体验;因地制宜,生态低碳;远近结合,有序发展为设计原则,通过对原有绿地的生态景观进行提升,将G15高速公路大桥北出口北白象段绿化节点工程打造成一个饱含水韵诗意的生态长廊、提供公共活动的绿色空间和独具形态特质的景观场所。
每当双休日,公路两边工业区里的员工们就会走进公园散步。一位来自江西的小程说,这个公园既是工业区和公路边上的一个景观,又成为员工休闲的好去处。
目前,乐清市104国道K1850+500至K1861+900公路沿线现有绿化已初具规模,尤其北白象镇旺林村路段现有的夹竹桃加樟树已成绿林,另外正泰、德力西等企业沿线的厂区绿化也格外亮丽清秀。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已实施10.4公里路面“白改黑”大中修工程,现路况较好、各类公路附属设施基本齐全,相比其他路段,该路段创建更能突显“生态美丽示范路”的效果。
琯头公园。叶长一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