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成长
3  4  
今天我当“小中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今天我当“小中医”
乐报小记者中医馆里听讲座认草药抓药方
2016-10-25

    今天我当“小中医”

    乐报小记者中医馆里听讲座认草药抓药方

    近日,150多名乐报小记者分批走进北京同仁堂乐清分店,聆听中医讲座,并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认识中草药,观摩体验抓药、捣药等,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同仁堂

    体验中医之乐

    上周六,我来到北京同仁堂乐清分店,体验了一回当“小中医”的乐趣。

    这里的顿文里大夫从事中医行业已有40多年。他告诉我们,感冒就是伤风,治伤风可以喝麻黄汤。麻黄汤是由几味药共同煎成的,分别为麻黄、桂枝、苏叶、干草、生姜、杏仁。我闻了闻这几种药材,觉得杏仁最臭,苏叶很清新。

    “先把砝码挂到要称物体重量的刻度,再放入中药,最后将两边调节平衡。”顿大夫说,称中药一定要严谨,马虎不得。

    轮到我实践时,我先从袋子里取出一把杏仁,再把法码调好。开称时,秤向砝码倾斜而去,我忙抓了一把杏仁放在秤上。哎呀不好,又多了。我急忙放回一些。就这样在一拿一放中,我终于完成了任务。

    轮到其他组成员称中药时,我也会帮忙增减中药。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活动。

    柳市一小 五7班 李昕洁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为什么望闻问切能诊断疾病?为什么不同的中药根据不同的组合就能治病救人?上周六,我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来到北京同仁堂乐清分店一探究竟。

    一进门,我就被古色古香的店堂所吸引,迎面而来的一股中药味,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中医文化。

    中式柜台里陈列的药物琳琅满目,大部分是我从未见过的。

    不久,我们来到二楼的同仁堂养生馆参观。一位老爷爷亲切地和我们打招呼。他虽年迈却精神矍铄。老师介绍,老爷爷是这里最资深的老中医——顿文理,从事中医行业已有四十余年,经验非常丰富。

    顿大夫说,同仁堂创建于1669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顿大夫的介绍下,我们简单了解了一些中医知识。例如,风寒是外界来的伤风,由外因引起从鼻而入。用麻黄、桂枝、苏叶、杏仁、生姜这几味熬出来的麻黄汤即可治愈。顿大夫又让我们一一认了这几味药。

    之后,我们体验了有趣又刺激的抓药比赛。中医抓药都是根据医嘱论克称的,不容丝毫马虎。我们感受到了中医的严谨与一丝不苟。

    哇!原来这小小的药方中藏着这么大的奥秘。中医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呀!

    建设路小学 五1班 高晗哲

    探秘同仁堂

    周末,我和众多小记者一起来到了北京同仁堂乐清分店。据说同仁堂历史十分悠久,始创于一六六九年。我一定要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好好参观参观。

    走进药店,迎面而来一股中药味。一排中式柜台后面摆放着一个个古色古香的抽屉,上面写着中药的名称:胖大海、黄芩、小白花蛇、紫苏叶……柜台的左边立着一个药碾子。

    “顿医生从事中医工作已有四十余年了。”老师向我们介绍,顿医生是这家中药店的“金名片”。

    接着,顿医生给小记者讲解了中医知识。“这几天天气转凉了,一定有不少同学感冒了吧?”他说,在中医里感冒叫伤风,伴有流清涕、发热、恶寒重症状,可用桂枝、甘草、苏叶、杏仁、麻黄熬成麻黄汤,治疗伤风效果很好。

    听了顿医生的介绍,我们对中医有了初步了解,不过,最吸引我们的还是抓中药比赛。

    医生给我们开了一张“处方”,让小记者按处方抓药。我们仿佛就是一位神圣的医生在给病人抓药。前几味药,我以标准的动作,准确无误地找到了药的方位、药量,简直像一名专业药师。

    在抓“苏叶”这一味药时,我却失手了。上称后同学焦急地说:“差了十万八千里了。”我火速跑去又抓了一大把上称。“多了,多了!”同组的小记者提醒道。我只好耐心地一小把一小把来称。

    此次近距离探秘中药房活动,让我长了知识,对中医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城东二小 五2班 章浩天

    今天 我收获满满

    一股中药味钻进我的鼻中,你们猜我在哪?我在乐清的北京同仁堂乐清分店当“小中医”呢。

    活动开始前,我在这里溜达了一圈,看到橱窗里有人参、虫草.……“小记者们,来听讲座啦!”现场,我们聆听了由顿大夫主讲的养生课。

    据了解,顿大夫是位老中医,虽然白发苍苍,却精神很好。听了讲座后,我风寒感冒时,就可以自己配药试试了。这真是不小的收获!

    之后,我们按照纸上的药方配药。我们小组迅速完成了任务。

    最后一个环节是我最期待的“小记者出镜”。我一直在心里默默排练,希望不要出错。虽然已经准备得非常充分,可在采访过程中我还是失误了。还好,我飞快地跑到桌子边,翻开书看了一下。哦! 原来是这个。看完后我又飞快地跑回去,把问题抛给了顿大夫:“西药好还是中药好?为什么?”顿大夫听了后有点不太明白,不过后来他渐渐听懂了我的意思,回答道:“西药和中药各有好处,用处也不同,所以不分好坏,能帮助病人找回健康就是好的。”采访终于顺利结束了。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长知识的下午。

    温师附小 五1班 秦一玲

    我是“小中医”

    上周六,我参加了“我是小中医”活动。

    在北京同仁堂乐清分店,我见到了很多以前没见过的药材。有传说故事里提到的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人参,有冬天是虫夏天是草的冬虫夏草,有电视里看到的海马,有带翅膀的乌龟……我和伙伴感到好新鲜,很想记住它们,就边参观边画画。

    过了一会儿,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来了。他坐在台上,给我们讲解风寒感冒是怎么回事。还给我们看了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杏仁、甘草、苏叶、麻黄、桂枝。

    老中医说,中药放多少是有讲究的,多了对人体有害。比如马食用过量杏仁就会死。看来中医学问很深哦!后来我们还进行了小组抓药比赛,在比赛中,我还学会了称药。

    最后,老师安排我们采访老中医。刚开始,我不敢去采访。妈妈和一位姐姐不断鼓励我,我终于鼓起勇气,大胆地问了老中医两个问题。他和蔼可亲的回答,让我紧张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心不再怦怦乱跳。采访结束时,我特别开心!

    “我是小中医”活动真好,让我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胆量,以后有时间,我会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增长自己的见识。

    建设路小学 二7班 管子墨

    乐报小记者学习称中药。郑浩特 摄

    老中医为小记者把脉。张晓静 摄

    小记者采访老中医。张晓静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成长 00007 今天我当“小中医” 2016-1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