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益和 陈志雄 在今年老年节期间,北白象各地相继开展敬老活动,关怀贫困孤寡老人。为宣扬孝老爱亲的好品质,近来,北白象镇老年协会组织人员通过寻访活动,挖掘发生在当地的孝老爱亲故事,让大家分享身边故事,希望更多人用心发现向善的力量,让传统的孝道充满人情味。 照顾智障叔叔 每天骑行10公里 北白象镇山东村的陈大爷,今年83岁,他从小有智障,但生活能自理。 50岁之后,陈大爷病情加重,失去劳动能力,因终身未娶,没有赡养人,日常生活全由侄子陈高亮照顾。因属“五保户”,在北白象镇敬老院建立时,他就住进敬老院,迄今已有16年。 “他住进敬老院三四年后,病症越来越重,到吃饭时间,如果没有人叫他、拉他,他连食堂的门也不会踏进。”老人的侄子陈高亮今年也已69岁,因为怜恤年迈痴呆的叔父,他关怀备至,叔叔还住老家时,他供吃、供穿,嘘寒问暖。 自从叔叔住进敬老院之后,陈高亮隔三差五前往探望慰问,后来,得知叔叔病情加重,他每天中午、傍晚骑电瓶车前往敬老院,扶叔叔出来吃饭,整理房间,洗涤衣物。 山东村到镇敬老院约三公里路程,年近7旬的陈高亮不管风霜雨雪,每天都骑电瓶车到敬老院侍奉叔叔,帮老人进餐,饭后才放心骑车回家,村口的敬老院这段路,陈高亮整整骑行了11年。住在敬老院期间,陈大爷几次晚上出来时迷路,陈高亮全家出动四处寻找,直到找回为止。 陈高亮说:叔叔无依无靠,幸有政府办的敬老院,让他有个安身场所。我当侄子的理应照顾叔父,因为我的子女都在外经商,所以我先担起这份责任,今后要把任务交给我子女,一定要照顾到底。 侍奉患病婆婆 22年无怨无悔 敬老爱亲、扶弱助残是传统美德,但要把这一美德长年坚持下来,需要有炽热的爱心和坚强的信念来支撑。 在北白象七宅村,有这样一位女性,22年任劳任怨,坚持照顾患病在床的婆婆,她就是七宅村的好媳妇吴笑蓉。 吴笑蓉的婆婆陈老太今年93岁,老伴早年去世,71岁时,她走路跌倒,摔伤手脚,大脑受伤,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长期卧床。 此时,儿媳妇吴笑蓉毅然担当起护理婆婆的责任。在家里,丈夫要上班、子女要上学、婆婆要护理,繁重的家务全压在她身上。但她不怕苦,不怕累,不但积极做好工作,还日复一日无怨无悔地侍奉病瘫在床的婆婆。药端到床前,饭一口一口地喂,每天帮婆婆擦洗身体,夏天为老人家摇扇驱蚊,冬天灌好热水袋给老人家暖身子…… 老人长年瘫痪在床,心情比较急躁,有时会埋怨唠叨,这时,吴笑蓉会陪着老人聊天,安慰老人家,让老人家变得开心。因为婆婆房里没有抽水马桶,吴笑蓉每天都将便桶送到她床前服侍,有时婆婆反应迟钝,将便桶踢翻在地,吴笑蓉就默默整理清洗,毫无怨言。有几次婆婆病情恶化,她带着老人上医院。 就这样,一晃就是22年,她的孝亲敬老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对于常人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话,吴笑蓉只是平静地表示:我所做的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每个人都会变老,而我只是做一个媳妇应做的事。 北白象寻访孝老爱亲故事 他们,用行动和坚持诠释孝道 陈高亮服侍叔叔吃饭。陈志雄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