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行乐清 扬善在民间
——乐清市民间道德奖活动综述
■记者 刘丽娟
10月8日,乐成街道秦垟南村的“喜庆重阳佳节”文艺演出现场热闹非凡,在村民们聚在一起看演出之际,该村的民间道德奖——“好婆婆”“好媳妇”等奖项也借机颁发,钱祥花等12名妇女分别获得了“好婆婆”“好媳妇”奖。
“我们村从2013年就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这笔奖励基金是由村两委成员捐资的,大家每人出500-1000元,奖励评出来的好婆婆、好媳妇。通过评选活动,婆媳间的关系更融洽了,也为村民们树立了一批榜样。”秦垟南村党支部书记张茂生举例说,今年86岁的钱祥花阿婆就已经两次获“好婆婆”奖了,老人有三个媳妇,她从来没和媳妇红过脸,平时生活中也很热心助人,是村民们公认的好婆婆。
2015年10月以来,我市根据温州市委宣传部统一部署,及时召开5个片区乡镇街道座谈会,贯彻落实《温州市民间道德奖指导管理办法》要求,明确目标任务,规范评奖程序和资金监管制度。乐清市委宣传部领导带队,进村到社区,悉心指导设奖、评奖及颁奖各个环节工作。各乡镇街道广泛发动,各村各社区积极设奖,一时之间,乐清民间道德设奖蔚然成风,乐清不少爱心人士、社会团体自发出资设立了各类接地气的“民间道德奖”。截至目前,我市已设立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等各类民间道德奖项370来项,覆盖230个村居,完成温州下达设奖指导数的130%。好婆婆奖、好父亲奖、诚信经营奖、勤劳工作奖、见义勇为奖等奖项的设立,对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草根道德奖”接地气
最近,石帆街道山前村刚评选出了四名道德模范代表,全心全意帮助儿子创业的陈洪进被评为了“好父亲”;多年诚信经营菜摊的陈洪汇和经营小卖部的陈洪伦,获得了“诚信经营奖”;种植水稻,并成立合作社带领大家勤劳致富的陈阿寿获得了“勤劳工作奖”。
今年7月份,山前村在党员学习会上,设立了红色基金。短短几天,就收到村里党员、企业、能人志士的捐款2万元。红色基金会成立后,专门开设了“诚信经营奖”、“好父亲奖”、“勤劳工作奖”3个奖项。
“村里有不少好人好事,正好可以用奖项对他们表示肯定,同时对其他村民也能起到激励作用,让红色基金发挥更好的作用。”该村党支部书记孙建坤说,评选对象还将在年底村里的集体活动中受奖,希望通过捐款者和获奖者的榜样力量,发动更多人关心身边的好人、多做好事。
石帆驻绍兴党支部红色基金会,也出资在石帆街道设立“吃苦耐劳奖”,这个奖项将奖励优秀的党员,弘扬党员干部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柳市镇象东社区花浃村,村里利用乐清市杰拉华电器有限公司捐资的3万元钱,设立了“夕阳红贡献奖”、“共产党员志愿先进奖”、“社会道德模范奖”、“红太阳巾帼志愿先进奖”。
“我们今年已经进行过一次颁奖了,评选出来的对象大多是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村民,通过评选模范典型,主要目的就是给大家树立学习的榜样。”花浃村党支部书记吴金彪说。
前不久,丹霞路小学二年级(1)班圆心中队,在龙西乡中心小学设立了“美德少年奖”。提起设奖的经过,二年级(1)班班主任徐娅环老师介绍,教师节前夕,班委会家长们打算在教师节给班级的每位老师送一束鲜花,得知这一情况后,她建议家委会将买花的钱省下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于是这个“美德少年奖”就应运而生了。徐老师表示,接下去,他们班级还将与龙西中心小学开展一些联谊活动,让班级的孩子们也参与到其中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去年10月,乐清启动“民间设奖奖百姓”活动至今,已有50家企业、团体和150余位个人出资160余万元,设立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等类别的民间道德奖项350余项,有些人还一个人设立了多个奖。
去年10月份,得知我市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组织设立民间道德奖项的消息,石帆商会会长林锡旭出资1万元设立了“孝老爱亲奖”。并在设立当天,给朴湖一村评出的5位“好婆婆”每人送上500元奖金。
在个人出资设立“孝老爱亲奖”的同时,林锡旭还以自己创办的公司——浙江捷仕泰电子有限公司的名义,出资1万元,设立了一个“勤学奖”,用于对石帆街道辖区内各中小学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
“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如果能够通过设奖,引道大家尊老、爱老、助老,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林锡旭说,另外他了解到,石帆有很多的外来人员孩子以及本地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成绩挺优秀,但是家庭比较困难,他也希望能给这样的孩子一些帮助和鼓励,因此又设立了“勤学奖”。
南塘镇鲤鱼山村的陈太星,去年出资1.5万元,设立了“孝老爱亲奖”,今年他又以自己创办的企业——浙江大象防腐材料有限公司的名义设立了“大象美德少年奖”。
除一人设多个奖外,在一些村里,一个村民设奖后,还带动了多人一起来设奖。
在雁荡镇小岙村有一个“小岙公益”的微信群。今年7月,村党支部书记陈全妙在群里发布了在村里设立民间道德奖的倡议,村民杨楹棋和陈金旺积极响应。两人分别设立了“好媳妇奖”和“敬业奉献奖”。最近,村里已评选出了首位“好媳妇”。
“我们也是抱着做公益的心态设立奖项,通过这种评选方式,弘扬正能量,很有意义。”陈全旺说。
在盐盆街道盐盆村,村党支部书记王铛以自己创办的公司——温州曼泰商贸有限公司的名义设立了“曼泰好媳妇奖”。在他的影响下,村民王金锋、叶旭斌也分别设立了“和谐家庭奖”、“好婆婆奖”。
道德模范脱颖而出
通过民间道德奖的评选,涌现出了一批批鲜活的基层道德模范,他们或孝老爱亲,或诚实守信,或敬业爱岗,或舍己奉献……
雁荡镇靖底施村的余秋菊获得了村里的“好媳妇”称号。余秋菊皮肤黝黑,今年48岁的她看上去比别人要显老。余秋菊的丈夫多年来患尿毒症,每周要做三次血透维持生命。受尿毒症影响,近年来还出现了视力严重减弱;公公婆婆也身体不好,两个年幼的孩子还在上学,平时家里的家务、农活、经济负担都是余秋菊一肩挑。
“多年来,都是她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大家庭,但她却无怨无悔地为家庭付出,村里人都公认她是个好媳妇。”靖底施村党支部书记莫光前说。
靖底施村除评选出“好媳妇”,还评出了“好父亲”“好女婿”“和谐家庭”。“好婆婆”丁金花,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10多年,直到老人90多岁去世,如今升级为婆婆的她,和媳妇相处也很和谐,对邻里也很热心,村民们都一致推选她为“好婆婆”。今年80多岁的叶梅玉老人则获得了“和谐家庭奖”,老人养育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兄弟姐妹相互扶持,和谐有爱,前几年大儿子出资盖了一幢房子,分给兄弟,共同居住。
石帆街道大界村也有一位“好媳妇”让人感动,她的名字叫刘小珍,10多年前,正值壮年之际的刘小珍丈夫突然患上了“神经萎缩”,从此只能依靠拐杖才能行走。10多年来,刘小珍忍受着各种风雨磨难撑起了家庭,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像女儿一样孝顺公婆,是村里公认的好媳妇。
日前,雁荡镇环山村的干方淼则获得了“见义勇为”奖。今年8月1日这天,干方淼经过村里一个平时大家玩水嬉戏的水池时,一名正在游泳的小伙子发现一个小男孩溺水了,两人把小男孩救上来,干方淼立即对小男孩实施了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一直抢救了10多分钟,120急救车过来后,当大家把小孩抱上车时,小孩哭出了声,大伙才松了一口气。
设立这个“见义勇为奖”的是乐清市五星混凝土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崔志湘热爱公益事业,他不仅设立了“见义勇为奖”,还在雁荡镇环山村、捕捞村分别又设立了“孝老爱亲奖”,平时也经常参与扶贫、助学等公益活动。在雁荡镇寻找“最美雁荡人”活动中,他被选为“最美雁荡人”。
“道德行乐清,扬善在民间。用群众身边平凡中见崇高的‘大善’之举,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这正是民间道德奖的意义和魅力所在。”乐清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龙表示。
高调做好事树新风
前不久,浙江省最美“妇女主任”李西琴在盐盆街道捕捞村设立了“好媳妇奖”。
多年来热心公益的李西琴在今年“三八”节前夕被评为全省“最美妇女主任”,对这次自掏腰包在村里设立“好媳妇奖”,她有自己的想法。
她说,出资设奖,不同于以往做公益,既可以激励获奖者,还能影响带动一批人,把生活中的正能量、新风尚挖掘出来,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平时,很多人做公益都是默默无闻,不张扬。其实,正能量更需要大胆去弘扬,让做好事高调些,影响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设立民间道德奖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李西琴说。
在李西琴的带动下,平时热心公益的王春岳最近也出资设立了一个“美德少年奖”。
最近,石帆街道党委委员王珍珍正在筹备10月底开展的一个大型民间道德奖表彰大会,对评出来的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类民间道德奖获奖者进行现场颁奖,并将在现场宣讲评选出来的典型事迹。
“评奖只是方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弘扬社会正能量,通过公开颁奖、事迹宣讲,可以让榜样的力量影响到更多的人。”王珍珍说。
今年6月7日,雁荡镇开展了寻找“最美雁荡人”系列活动,在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还表彰了去年2个“民间道德奖”设奖先进,并统一举行了今年13个村的“民间道德奖”设奖仪式。
寻找“最美雁荡人”系列活动启动后,雁荡镇开展了以寻找各行各业“最美”人物为主题的评选活动,在每个行业树立道德标杆,形成“最美雁荡人”形象。
雁荡镇党委委员周燕说,通过发现“最美”、弘扬“最美”、学习“最美”、争做“最美”、关爱“最美”,使雁荡“最美”人物,正成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链接
什么是民间道德奖?
民间道德奖是由个人或私营企业出资,奖励一定范围内在道德方面做出表率的个人而设立的奖项,目的是褒奖道德先进典型,传递道德正能量。
按大类别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五类。每个类别可以自主设立奖项,奖项名称(前缀可冠人名或组织名)和设奖条件可由设奖者自行拟定。
为保障民间道德奖奖励范围“贴近百姓”,奖励对象“可亲可敬可学”,评选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资金使用管理“有序规范”等,我市在《温州市民间道德奖指导管理办法(试行)》基础上,建立设奖申报、公示制度,要求设奖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口碑和优秀的品德,每个奖项设立时间不得少于3年。在道德模范评选上,各乡镇街道或村居(社区)成立“民间道德奖评定小组”负责评奖。
智仁大井头村有一个“杨奶奶道德风尚奖”。发给获奖者的红包都是杨奶奶平日里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零花钱。(资料图片)
昨晚在蒲岐镇举行的民间道德奖颁奖仪式现场。陈晓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