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文字的模样 聆听语言的力量 乐清这个“阳光书房”暖暖的 ■记者 郑露露 文/摄 “我失去的仅仅是事物毫无意义的外表,然而我依然想着文字,想着玫瑰。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一座图书馆的模样。”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盲人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这句名言曾感动了许多人。 如今在乐清,也有一处“天堂”,它就设在乐清市图书馆一楼,被命名为“阳光书房”。这里设置有盲文书、语音听书、智力开发、普通阅读等区域,残障人士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要阅读的书籍。 乐清市图书馆一楼,门口竖着一块招牌,上面写着:残疾人读书基地“阳光书房”欢迎你,开放时间为8时30分至17时30分。” 走进书房,只见窗台、木架上摆满了绿色植物,窗明几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普通读物区域,乐清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称,这些书籍是为一些智力残障朋友准备的,图片较多,文字尽量简单,可以让他们坐在这里进行浅层次阅读。 房间左侧,一整排书架上全是牛皮纸颜色的书籍,大小一致。轻轻抽出一本翻开,上面没有文字,全是一些圆点。 “这些就是盲文书,普通读者无法阅读,但对于盲人朋友来说,这些图书就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工作人员介绍。记者在书架上看到,盲文书中以经典读物为主,含外国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涵盖面较广。目前在馆的盲文书有215种336册,来看书的人并不多。 在盲文书架的旁边,设置有几台电脑,电脑旁边都挂着一个耳机。“这就是语音读物区了,可以让一些弱听者和盲人朋友在这里直接听语音图书。此外,残障人士也可以在这里免费上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语音读物还未充实,接下来会逐步增加。 “你要喝茶吗?或者咖啡也有。”阳光书房有两名工作人员端着茶壶询问。她们原是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现在这里为残疾人朋友服务。 “我们每天在这里迎接大小读者,免费给他们泡茶喝,并帮助读者寻找书籍。”19岁的工作人员陈洁芳很可爱,每当有人进来,她总是热心询问对方需要什么帮助。 在阳光书房的另一侧,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设置了细纹刻纸、串珠义卖、绿植义卖等区域,陈洁芳和伙伴瑶瑶经常在这里教大家做串珠等手工艺品。 “国庆节期间有好多人来学习串珠。”瑶瑶说,这些手工艺品义卖所得款都将用于帮助残障人士。 乐清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阳光书房是乐清市图书馆、残联、特殊教育学校合作的为残障人士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同时为全市残障人士及家属提供咨询和志愿服务,也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毕业生提供岗位实践和就业支持,帮助他们顺利走向社会。未来也希望更多残障人士走进阳光书房,让这里成为广大残障人士交流和沟通的精神家园。 工作人员在整理盲文书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