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要闻
3  4  
文化礼堂暖心工程
温暖老人心
蹲守小村一年多都做了些啥
我市粮食年产量
达5万多吨
24位名家真迹在乐展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温州来的“第一书记”
蹲守小村一年多都做了些啥
2016-10-18

    ■记者 刘丽娟

    去年,温州吹响“第一书记下乡”的集结号,919名“第一书记”奔赴全市11个县(市、区),乐清102个“重点百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其中有5名“第一书记”、1名农村指导员来自温州。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这些温州来的“第一书记”、农村指导员在乐清农村都做了啥?

    理顺村级组织解难题

    淡溪镇梅岙村村两委近一年来团结有活力,党员积极参与村里建设,村庄发展颇具活力。然而,一年前的梅岙村,却还是个典型的后进村,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两套班子凝聚力不强,村民群体上访问题突出,村里各项工作停滞不前。

    这一切的改变与“第一书记”林剑敏一年来的努力不无关系。

    去年8月,温州市派出林剑敏到淡溪镇梅岙村担任第一书记。林剑敏一到梅岙村就入户走访,通过走访他了解到,村里这几年发展停滞不前的症结就是村干部之间不团结,矛盾尖锐,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村民信访较多。

    如何改变村里的现状?林剑敏先从理顺村级组织方面寻找突破口,他通过逐一约谈村干部,提出了“缓解矛盾,搁置争议,共谋发展,造福村民”的建议,凝聚村干部发展共识,同时,通过健全村两委议事制度、开展村务联席会议,促进处于瘫痪的村务工作有序推进。

    村级组织运转正常化后,林建敏第二步便着手解决村民反映强烈的主题绿化土地租金分配问题、状元卷旅游工程建设的信访问题,通过多方协调和村两委会议重新通过等方式,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停滞了一年多的状元卷旅游工程也于今年初完工并通过验收。这些问题的解决稳定了民心,也让村民们对村项目建设恢复了信心。

    林剑敏还通过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深入开展党员联系群众、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引导干部、党员参与村里建设。近一年来,村里开展了村办公楼修缮、村民广场整修、环境整治绿化、体育设施更新、污水治理工程、饮用水工程建设等工作,制定了旅游开发的发展思路,种植建设梅花园,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在林剑敏的帮助下,村里还争取到了100多万元的建设补助。

    温州市国家税务局的李坚于去年8月来到柳市镇西潭头村,担任该村“第一书记”。李坚到村里后,发现该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他第一件事也是着手规范村里的会议制度,重大事项经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整理和补齐村党务工作和村务工作相关资料,规范村干部值班和坐班制度,指定专人清理和规范村务公开栏和宣传栏的张贴,对村办公楼内的相关上墙公示资料进行规范和补充,党务村务的面貌逐渐得以改观。

    西潭头村有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因种种原因搁置了5年,而部分村民已预缴投资款共计93万元,由于之前村里财务管理混乱,导致投资款未能及时退还村民,曾经引起一些村民上访。李坚一边对村民进行政策宣传,耐心沟通,一边与村两委协调,最后,村民放弃上访,选择走正常的法律途径。经法院判决,由村两委归还村民该笔款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西潭头村有幢安置房建成已3年,但一直未安装电表,已入住的三四十户村民的用电,一直是从村办公楼的电表里接线,不仅费用贵,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李坚得知情况后,组织村两委商讨解决方案,并多次同镇里有关部门及供电所协调。经努力,目前该幢楼的用电审批和电表安装已基本完成。

    带领村庄修好致富路

    温州市卫计局的工会副主席杨大超去年8月出任北白象镇黄庄村“第一书记”。黄庄村是北白象镇唯一地处山区的村庄,与永嘉县乌牛镇毗邻。几年前,村里约有40户人家移民到了洪渡桥村,山上剩下的60来户人家,多为老弱者,其中上黄庄只有两位老人留守。村民生活贫困,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如何使黄庄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黄庄村的土地大部分因无人耕种荒废,村民移民后,土地可进行统一开发利用,如种植药材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杨大超就任“第一书记”没多久,就邀请了温州延生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一行人来黄庄村考察药材种植的可行性。

    要致富,先修路。通往黄庄村的道路宽仅两米左右,是仅够容纳一辆汽车通行的盘山路。为方便山上村民出行,杨大超组织黄庄村村民自发集资60余万元并组织队伍支援工程,目前,永嘉十八垄至乐东的道路拓宽工程已基本完工。十八垄至上黄庄4.7公里的道路拓宽工程已进入项目招投标阶段,预计年内即将开工建设。

    杨大超说,黄庄村地处高海拔山区,受制于自然条件,村民要脱贫致富非常不易,他希望能通过努力,将村里的60来户人家都移民到山下,让大家走上致富路。如果移民工作成功了,下一步的“蓝图”是希望将黄庄村纳入到大雁荡大旅游发展圈范围之内,在村里发展民宿等旅游经济。

    温州市中院的章禾舟是下派虹桥镇龙泽村的“第一书记”,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就落在该村,产业园规划用地350亩左右,涉及龙泽村征地260亩左右。该项目如果建成,不仅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还将带动龙泽村整体经济的发展。

    该项目的征地工作于今年年初启动,为了更加顺利地推进征地工作,章禾舟委托设计院绘制了工业园区的发展蓝图,带着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逐户走访村民代表,了解群众的心声,对于不理解的群众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通过走访和耐心的解释,今年4月底终于成功征地。

    邱明是温州市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派驻雁荡镇陡门头村的“第一书记”,陡门头村是雁荡镇有名的经济落后村,村集体收入不足万元,基础设施落后,多年未有新项目启动。邱明到任后,带着村两委干部跑部门找项目,一年来,已先后启动了污水处理、公厕改建、通村公路建设、滨水公园建设等项目,逐步改善基础设施,为村里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引入现代理念惠村民

    在许多村子,想要了解最近村中的大事,村民的首选便是去村中设置公告栏的地方。而大荆镇西二村的村民却不同,他们足不出户,只要拿起手机点一下微信公众号“西二村党支部”,便可轻松了解村中的一切事情。

    这是大荆镇首个村级微信公众号,里面设有“村务要闻”“会议纪要”“公告”“知识园地”等栏目,村情民情一目了然。这个微信公众号自去年5月开始运行以来,深受村民欢迎。创建这个微信公众号的就是温州市质监局下派到该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孔祥威。

    孔祥威于去年2月来到西二村,他不仅给村里建立了微信公众号,还建起了户口册信息化“档案”。

    孔祥威初到该村,发现村里使用的还是15年前用钢笔书写的纸质户口册,没有定期规范的整理,全村共有203户637人,资料查找困难重重,还有部分资料损毁丢失。“这种户籍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孔祥威提出,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其进行整理。

    他先到公安局打印出该村的户口信息,公安局的户口信息是按照姓氏笔划排序的,而村中的户口册是按大队划分的,他一一梳理出来后,又与村中负责户口册管理的报账员仔细核对,有变动信息的及时更正,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户口册信息化整理,既保证了户口册信息的完整性,又方便了检索。

    温州来的“第一书记”

    蹲守小村一年多都做了些啥

    林剑敏在梅岙村组织党员学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要闻 00003 蹲守小村一年多都做了些啥 2016-1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