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公开募捐应当遵循哪些要求? 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首先应当制定募捐方案。募捐方案应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时间和地域;活动负责人姓名和办公地址;接受捐赠方式、银行账户;受益人、募得款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财产的处理。其次,募捐方案应当在开展募捐活动前至民政部门备案。最后,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应当履行信息公开义务。 《慈善法》对互联网募捐是如何规范的? 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同时,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证书进行验证。 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公开募捐吗? 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事先取得公开募捐资格证书。没有取得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展公开募捐活动。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违法募捐的五种情形 (1)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公开募捐。 (2)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 (3)向单位或者个人摊派或者变相摊派。 (4)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或者居民生活。 (5)广播、电视、报刊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未履行验证义务。 「慈善法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