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化周刊·文化产业
3  4  
湖雾草编“全球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湖雾草编“全球通”
提升传统品牌走产业化之路
2016-10-14

    湖雾草编“全球通”

    提升传统品牌走产业化之路

    ■记者 王常权/文 李志洁/摄

    湖雾旅游文化产业以生产吊床、吊椅、帐篷、登山鞋等休闲旅游文化用品为主,生产工艺环保、无污染,产品做工精细、质量上乘,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远销欧美等地,年产值近2亿元,可安排就业5000余人,是湖雾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草编产业历史悠久

    多年来,编织工艺草编帽是湖雾农民谋生和创收的重要手段。在农村,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北风呼啸的冬天,勤劳的湖雾妇女编织各式草帽补贴家用。

    冬天阴冷,有些人喜欢到地窖里织草帽,在一篇回忆湖雾草编的文章里作者这么说:“地窖里暖和的温度非常宜人,几家女人聚在一起,一边纳鞋底、织麻帽,一边拉着家常,所以那种地窖被当地人统称为帽窟。”

    草编,原指利用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制的工艺品,现代采用人造材料为原料的编织工艺品,也当归入工艺草编类中。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末民初,宁波当地的草帽编织技术引起了外商的注意,开始把金丝草帽和麻帽的制作工艺引入。

    现代草编到底何时传入湖雾的呢?一般通行的说法有三个时间点。2000版《乐清县志》载:“民国15年(1926),黄岩海门一帽商名三哥,携妻、妹来大荆定居,从事草帽经营,将菲律宾麻和鸡爪菜(蒸熟后是粘合麻丝的冻胶)分发给民间妇女,编织‘金边草帽’,并传授纺织技艺,成品收回按质论价。大荆一带许多家庭把编织草帽作为重要的家庭收入。”

    不过,从地域来说,湖雾草编产业更多的还是和邻县温岭有关。1992年版《温岭县志》记载:“民国11年(1922年),海门草帽商从宁波学得编织技术,先在温岭的潘郎、牧屿、箬横;黄岩的路桥、上蔡及乐清的湖雾一带发料传艺。”由此可见,湖雾草编业的起点是在1922年,也就是记载中的民国十一年。

    浙江省通志馆修《重修浙江通志稿》也说:“浙江沿海各县昔常以土产之草编结草帽者,质陋工简,仅供本地农人之用。自海外新式麦秆草帽输入后,土产草帽日趋淘汰。民国十年,外人利用我国低廉之劳力,以外国之金丝草、玻璃草、麻草发给工人,指示式样,编制欧美式草帽。本省草帽工业予以复兴,始于宁波西乡、南乡,继推及于余姚之长河市及周巷等处。民国十五年普及于临海、海门、杜镇,又辗转推至黄岩、温岭、乐清、永嘉、宁海、平阳、瑞安诸县。”

    《台州麻帽业历史概略》则说是1927年,台州沿海遭受水灾后,农民生活困难,商人张林甫、王孟登等从宁波携带麻帽回台州,聘请编织老师到黄岩的路桥和温岭的城关、箬横、潘郎、牧屿,以及乐清的湖雾、大荆等地,以发麻草、传技艺等方法,推广麻帽生产。

    记者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发现,该书的作者之一王子鑫就是一位草帽从业者。看来,多种资料记载的麻编技艺由1927年来到湖雾、大荆的说法可信度较高。

    湖雾麻鞋独树一帜

    乐清工艺鞋品种多样,民间很早就有在鞋面上绣花的习俗,称之“绣花鞋”。工艺鞋大部分是出口产品。品种有十字花拖鞋、麻编工艺鞋、麻底登山鞋、动物造型工艺鞋等,主要采用绣花、编结等工艺,绣花工艺鞋又可分为单色、多色绣花、电脑绣花鞋等品种。

    工艺鞋中最火的就是麻底工艺鞋。麻底工艺鞋又名登山鞋,是乐清首先进入国际市场的新产品。1978年8月,在上海工艺品交易会上,麻底工艺鞋被法国客户选中,首批签订10万双合同。第二年订货合同50万双,后因产品新颖、质量可靠、交货及时,法商满意,增到230万双。该鞋也从单一品种增加到高跟、中跟、坡跟、弯脚等48个品种,年产值保持千万元以上。

    至上世纪80年代,随着麻编工艺鞋在国际市场的旺销,不仅乐清工艺鞋总厂生产大幅增长,在乐清还形成生产工艺鞋的厂家80多家,从事该产品生产的人员达45000余人,年产量达15000万双左右,成为全国工艺鞋生产的重要产区之一。至2007年,乐清工艺鞋生产企业受国际市场变化影响,己纷纷转产其他产品。而湖雾的乐清市登云工艺鞋业有限公司,由于坚持技改创新,坚守市场,成了乐清市工艺鞋产业的代表。

    登云工艺鞋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公司目前以中高档工艺麻底鞋为主导产品。

    登云鞋业生产的工艺麻底鞋,采用纯天然材料,对大气、水质都没有污染,是一种纯天然绿色环保鞋。其材料一律采用进口孟加拉麻与国产麻等手工编织而成,具有吸汗、无毒、按摩舒爽、轻便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客商青睐,成了目前温州地区外资出口创汇麻类鞋业唯一一家外向型企业。

    麻编工艺鞋是以彩色帆布为面、黄麻为底制作的休闲轻便鞋。其鞋帮色彩多变,穿着舒适,耐磨防滑,在西欧市场很受欢迎,绝大部分销往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土耳其等国家及地区,拥有相当广泛的消费群体。

    草编年产值近2亿

    资料表明,早在1927年,浙江的草编业已经比较发达。民国时,乐清麻编已很兴旺,是当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湖雾、大荆生产的细软麻编草帽远销国际市场,供不应求。新中国成立后,乐清麻编以麻编工艺帽、麻编工艺鞋及麻编系列用品为主打产品,重新开拓市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为最鼎盛时期。

    就湖雾来说,新中国成立后草编业不断兴起。产品由原来单一的麻帽发展成为多种工艺品,用料发展为麻、棉、木、竹四大结构,有地毯、盆挂、吊床、网袋、茶垫、手套、麻帽等七大类3400多种花色型号,远销18个国家和地区。

    当记者走进乐清市增杰工艺品有限公司时,被样品室里琳琅满目的产品闪花了眼。虽说主要产品只有吊床、吊椅、休闲椅等几大类,但是每类产品都做了细分生产。用一种时髦说法,增杰公司的产品就是“精准定位”,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生产各种特色产品。据介绍,公司的产品达到了几十种,远销全球。

    公司董事长陈素玲女士介绍,增杰工艺品有限公司原为湖雾工艺草编厂,成立于1985年,于2002年注册成为现在的公司。多年的开发生产使公司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为公司能够跻身于同行之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湖雾,像这样专门生产休闲旅游用品的企业大概有15家,年产值接近2亿,可安排就业5000余人,对湖雾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文化周刊·文化产业 00005 湖雾草编“全球通” 2016-1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