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排头兵 由镇向城大跨越
——“五市六城”建设之柳市镇篇
柳市镇位于乐清市东南沿海、瓯江口北岸,因柳树下的集市而得名,建镇于北宋;改革开放以后,因低压电器而兴起。拥有“中国电器之都”“中国百强名镇”“全国文明村镇”等多张国字号金名片。是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省小城市培育试点优秀单位。
近年来,柳市镇党委政府以省小城市培育、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认真贯彻乐清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市六城”建设战略,紧紧围绕实力柳市、文化柳市、幸福柳市的建设目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民生,使柳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日益有序规范,促进了柳市城市有机更新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规划篇
总体规划
柳市镇区域面积92.3平方公里,辖12个社区15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2.18万,外来人口18.9万;建成区面积23.2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控规覆盖率达92.8%,城镇化率达57.2%
功能定位:乐清中心城市南翼重要组团城市、国家先进电工电气产业基地、宜商宜居活力新城。
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空间结构:一核四组团,一核即由柳市老城区和柳白新区组成的城市核心区;四组团分别为湖头现代工贸功能组团、吕岙-新光产业提升组团、象阳现代农业组团、黄华-岐头工业与物流功能组团。
控制性详细规划
近几年,柳市镇大力推进控规编制工作,完成了《柳市旧城北片新区控规》《柳市新区控规》《黄华单元控规》《柳白新城控规》等控制性规划编制工作,城市建设用地控规覆盖率达92.8%。
城市设计
交通出行:拉开路网框架
柳市镇位于乐清市区以西、北白象镇以东,外有新老104国道、乐清城市中心大道贯通东西,内有柳青路、柳黄路、柳江路连接南北。然而,随着人口密集与车辆保有量增多,小城市的交通问题越发凸显。
交通先行,才可服务民生。近三年来,柳市镇拆建结合,标本兼治,一方面,投入近5.2亿元,重点建设溪桥路、柳青南路延伸等八大交通基础项目,新建城市道路8.75公里;一方面,在建成区内试点打造交通微循环、增加停车场,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今,乐清市区方向的车辆沿着中心大道前往柳市镇,除了固有的从柳黄路路口进入,还可从溪桥路路口进入,一路宽阔美观、舒适惬意,直达柳黄路、柳青路、柳江路。
据柳市村镇建设分局工作人员介绍,溪桥路是柳市东西走向交通主干道之一,于今年刚刚完成延伸段的通车并绿化。溪桥路位于柳市镇政府南面,连接柳江路、柳青南路、柳黄路、长江路、环城南路、中心大道等6条大道,大大缓解了从柳市建成区到象阳或市区的交通压力。溪桥路还将向西延伸,有望贯通柳市和北白象,继续为中心大道分解压力。
而作为柳市镇的纵向主干道以及镇政府所在地,柳青南路更是柳市道路建设的重中之重。据悉,柳青南路延伸工程计划向南延伸至七里港沿江大道,长达4公里。目前,前3公里一路贯通至飞黄中路(前垟洞村段),最后一公里正在加速建设中。
年初刚开业的华京大酒店位于柳青南路飞黄中路路口,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中,酒店迎来了客流小高峰。“我将婚礼喜宴设在了这家酒店,主要就是看重这里交通顺畅,宾客来往方便。”10月2日结婚的柳市人黄先生说,同一日,有4对新人选择在该酒店举办婚礼。而记者发现,随着柳青南路延伸段的建设,地标性酒店、书画艺术馆、美食会所、品牌服饰店相继出现。可以想见,当柳青南路真正实现南北贯通,柳市镇将呈现出更为高效、繁华的小城市面貌。
空中看柳市。
产业平台:产城融合发展
沿柳江路一路向南驶去,可看到中国电工电器城的雄姿。在C区,37幢大楼都已封顶,现场机械吊臂林立,不断地将一块块钢材运送到指定位置;C区的展厅内,数十名销售人员忙忙碌碌,向前来看商铺、公寓的客人介绍项目。
“明年的电器文化节将在C区产品交易中心举办,目前工程进度很快,预计最快12月份便可完工,交付商铺。”昨日,中国电工电器城项目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C区占地面积110.3亩,总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预计2017年初试营运。
C区产品交易中心的商铺面积不等,多为60至80平方米,有两层。“一般一层用作店面,二层用作办公。”销售人员介绍,目前商铺销售较为火爆,只有少部分商铺还未售完,而9月25日开盘的一幢公寓楼,则几乎在开盘当天完成清盘。
“中国电工电器城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一旦温州北绕城高速、沿海高速通车,将会极大提升中国电工电器城的交通便利性,我赶快来选购一间商铺。”现场准备购买商铺的郑先生说,他从事低压电器行业,每年都会参加电器文化节,但由于场地、现场布置等原因,让他在客户面前颇有些“底气不足”,而明年将在中国电工电器城举行的电器文化节,让他颇为期待。
柳市被誉为“中国电器之都”,是中国最大的电器产业聚集区。但是,研发、设计、检测、销售平台等一系列生产性服务配套水平落后,迫切需要一个与其规模水准相匹配的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来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介绍,中国电工电器城建成后,可容纳数千家电工电器企业商家同场经营,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工电器集散地和采购效率最高、采购成本最低、货物品种最齐全的国际电工电器商贸平台,预计年交易额将突破200亿元,带来不低于2.5万个就业岗位。
类似中国电工电气城的项目,柳市地区还有很多,同在柳江路上的浙南大众创业园,也是产城融合的具体项目之一。随着电商时代的来临,柳市后街村人胡中华开始着手打造柳市的电商园区。电商园区的设计经过一次次修改与完善,渐渐成为了如今的浙南大众创业园。
“柳市的企业多而小,小而散,有的只是个小作坊,很难管理。”胡中华说,浙南众创园就是把这些小而散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园。
浙南众创园于去年2月份开工,占地面积约46亩,目前一期工程预计于10月底完工,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目前已有500多家企业、300多家电商与浙南众创园签订入驻协议。近期,浙南众创园将开始试营业,浙南众创园二期工程将于明年年初开工。
此外,柳市地区的德力西、人民两大产业项目已开工建设,巴度电子商务孵化园开园,七里港乐商创业园入驻多家企业。柳市,正准备以崭新的面貌,展示产城融合的成果。
德力西、人民两大产业项目已开工建设。
现代生活:繁荣城市商业
很快,柳市地区就有一个集购物、餐饮、商旅、娱乐、教育、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城市商业中心了。
柳市现代广场(柳市现代购物中心)位于柳市镇柳翁西路和柳江路交汇处,占地面积33亩,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整体共7层(含地下两层),是乐清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在北京、陕西汉中等地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乐清芙蓉企业家包月昆投资。按照规划,柳市现代广场地下二层为停车场,地下一层为大型生活超市,地上一至三层为餐饮、服装、珠宝、化妆品、教育、文化、儿童生态园等,四至五层为电影院、餐饮、健身、娱乐等休闲文体活动场所。
该项目建成后,将为柳市及周边镇街居民的休闲、生活提供一个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综合体。目前,万达影院等200多个品牌已签订入驻协议,将尽快投入使用。
作为拆后空间利用打造成商业综合体的典型案例,柳市现代广场对柳市服务业的提升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综合农贸市场项目体现了柳市镇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强大决心,将对柳市镇城市建设规范化起重要作用。
今年5月16日上午,柳市综合农贸市场正式开工建设。
据介绍,柳市综合农贸市场与柳市中心菜市场、柳市镇人民政府、柳市人民法院等相邻,处于主干道柳黄路与溪桥路交界,与中心大道相近,地理位置优越。农贸市场总投资3.1亿元,总占地面积约3.47万平方米,共51.6亩。主楼占地面积20亩,建成后共五层,按四星级标准设计,设有道路广场、地下停车场与周边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全封闭空调、污水环保处理、垃圾冷冻技术处理、停车场合理设计等都是该农贸市场的亮点。
柳市综合农贸市场。
公共服务:聚焦百姓生活
柳市镇行政服务中心位于大兴西路400号,有21个部门55个窗口入驻,柳市镇的公安、国土、住建、工商、国税、地税、人力社保、食品药品、卫生监督、环保、质监等各部门入驻审批事项达180余项,居民在该中心就能享受“一条龙”服务。
此外,柳市镇新的便民服务中心已开工建设,将给群众带来更多便利。
作为柳市文化的地标性建筑,柳市文化中心目前已竣工,是柳市片区首个文化综合体,弥补了此前柳市在文化方面硬件设施的空白。其主体建筑分为两部分,南楼是会议中心(剧院),北楼是文化大楼。
文化馆办公区、阅览室、舞蹈培训、声乐培训、报告厅……走入文化大楼内,各楼层布局各有特色,如六层声乐培训室采用了特制的吸声石膏板吊顶,八层的文化排练厅内使用了塑胶地板等。
在试运行期间,柳市文化中心已举办了多场活动,如虞金顺“中国梦”系列黄杨木雕艺术作品展、“柳川杯”歌手大赛、2016年机关春晚等。
柳市文化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而柳市镇已建成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2家,农村文化礼堂13个,进一步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给群众带来了快乐。
在医疗卫生方面,新的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经竣工,即将投入使用。
在教育基础设施上,近年来,柳市镇新开工建设公办幼儿园2所、中小学综合楼3所,5所中小学综合楼结顶,柳市职业技术学校迁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柳市中学迁扩建工程已完成选址工作。
此外,柳市镇已建成柳翁路、三里、长虹、长丰、上池等6个停车场,共540个车位。在建的有潭头、上池两个停车场,约200个车位。柳青南路停车楼即将开工建设,可停车450余辆。众多停车场的建成,将切实解决柳市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柳市文化中心。
生态休闲:建设公园绿地
柳市镇结合省级园林城镇创建,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地域条件,打造公园开拓绿地,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许多原本废弃的场地被充分利用起来,因地制宜,旧貌换新颜,建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滨水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绿道公园(沿河绿道、景观带)。
建设中的柳市现代农业观光园。
城中村改造:焕发新生机
管理篇
智慧城市
“以前,城市管理人员虽然每天都在路上巡查,但效率不高。引入数字城管模式后,信息采集员实行全时段全覆盖的网格巡查,主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高效解决。”工作人员说。
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于2015年12日试运行,采用数字技术手段和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相结合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方法,对柳市镇建成区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进行分类,并明确处置时限、立结案标准及部门职责。
2016年2月底,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启用,指挥中心通过监控抓拍、人员巡查、群众举报等多渠道收集问题,将问题进行分类,告知相关职能部门,实现智慧管理。
公共自行车系统:
2015年10月,柳市镇政府公共自行车站开始施工,镇内铺开建设。一年来,全镇按站点规划图建设5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自行车总投入量约为1300辆,桩位约1500个。近7000市民办理了公共自行车卡,平均每天的借车达2500多次,高峰可达3000多次。“公共自行车低碳又方便,柳市地区的卡与乐清市区的卡通用,提供了极大了便利,太好了。”市民小张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柳市公共自行车现已启动二期建设,数量与一期相同,今年12月将开始安装桩位。
物流集聚
原先分散在建成区范围内的多处物流站点统一集中到蟾东,建立柳市中心物流园。
三改一拆
拆除方斗岩村杂乱无章的老旧厂房,建成占地面积150亩的方斗岩小微园区;
拆除苏吕村的临时建筑,建成占地面积100亩的苏吕小微园区;
拆除荷岙村13亩临时建筑,建成4幢标准厂房……
今年1月至今,柳市镇政府推进“三改一拆”,并积极探索拆后存量土地的再利用,建设标准厂房、农贸市场、停车场等。完成三旧改造56.9万平方米,处置非法建筑36.7平方米。
街景改造
如今,走在大兴西路上,看不到五花八门的店牌,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立面设计。据悉,大兴西路将改造成“商业风情一条街”。
另外,三里一路变身“美食一条街”,柳翁路正在进行人行道改造,打造“餐饮休闲娱乐一条街”……柳市镇几大主要街道成功的街景提升,无疑都将提升柳市的形象、影响力和竞争力,它与柳市的其它要素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本质,体现了城市的价值。
夜幕降临,走在柳市街上,霓虹闪烁,恍若置身大城市中心商区。近年来,柳市镇以LED光源为基础,以景观改造为原则、以道路照明为重点,由点带面新建、改造柳江路、柳黄路、柳白路、柳青南路、柳翁路、溪桥路、大兴西路、大兴东路、怡月路、惠丰路、虎啸路、兴达路、翔金河沿河等城区12条主要道路路灯,开展主城区高楼射灯亮化,以高水平的夜景展示城市夜空璀璨魅力。
本版摄影:陈尚云 黄瀚 周奇致 冯毅远 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