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剑佩 通讯员 金振南 今年第十七号台风“鲇鱼”于9月28日在福建省惠安沿海登陆,其带来的强降雨对温州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平阳县大部分地区遭受洪水肆虐,供电线路和设备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为了尽快恢复供电,减少损失,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即刻组织80多人的抢修队,驰援灾区,修复电表2000多只。 挑灯夜战奋力抢修 9月30日,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第一批抢修队赶到水头镇。台风期间,这里有的民房水深两三米,最高水位达11.38米,超历史最高洪水位约0.88米。 抢修人员到达现场时,水头镇积水才刚刚退去,放眼四周满目疮痍,到处是泥泞和积水。“我们已经停电停水三天了,洪水漫到一楼,大家都被困在家里,靠干粮和矿水泉度日。”当地村民如是说。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更是早日为当地村民送去光明的比赛。抢修队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投身换表工作中。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两人换表,一人记录,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时,天空下起阵雨,换表工作只能暂时搁置,抢修队员每个人都很着急。“加班也要完成供电。”抢修队相关负责人说。 到了傍晚,雨终于停了,抢修队员重新爬上梯子,挑灯夜战。“在来的路上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电表全部损毁,现场环境非常恶劣,很多道路被阻塞,只能用小车将表运送进去,电表箱里全是淤泥,更换难度很大。”抢修分队负责人王超说。 “我们在施工现场吃盒饭,吃着吃着,一阵雨下来,大家都端着盒饭转移到屋檐下吃。”王超说,虽然环境很艰苦,甚至第一天很多队友中午没吃饭就投入到工作中,但大家的热情很高,也很卖力。 换表工作一直持续到10月1日18时,乐清公司抢修队顺利更换了1800余只电表。 额外更换300余户电表 10月1日晚上,抢修队的40多名队员在灾区完成抢修任务后,了解到水头镇郊区仍有300余户未送电。虽然这是计划外的工作,但大家看着漆黑一片的村庄,都觉得应该尽量给他们通电。“大家加班加点,再坚持下!”话音刚落,40多人来不及吃晚饭,匆忙赶往灾区现场。 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抢修队员只能靠头盔上微弱的照明灯进行抢修。但这个片区的电表跟乐清有很大不同,一个表箱里安装两三只电表,操作难度很大。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都卯足了劲,没有一句怨言,都在加紧干活。直到晚上8时多,抢修队才把300多户电表全部安装完成,给村民送去了光明。 “当地村民很客气,看到我们特意过来抢修后,纷纷出来帮忙。”王超说,擦洗电表需要一些自来水,村民就把家里的蓄水拿出来,还帮忙一起整理。 不一样的国庆假期 这次台风正逢国庆假期,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的很多抢修队员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早就买好了回家的车票,或是与亲友相约出游,但为了赶赴一线驰援灾区,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今年24岁的赵罗敏是抢修队装表组的新兵,常年一个人在乐清工作,接到抢修任务时,他即将踏上回四川老家的动车。“去灾区救援要紧,国庆不能回家,过年了还能见到父母亲。”随即,赵罗敏退了车票,跟着队友们顾不得吃午饭,就直接赶赴灾区。 在灾区的两天一夜,装表组43岁的齐旭天更换了30来只电表。这两天下来,劳动强度很大,累得够呛。尤其是最后一个晚上,为了及时给村民通上电,他和队友们连续作战。“我老家在衢州,国庆不能回去,其他时间抽空回去也是一样的,总会有机会的。”齐旭天看着灾区很多地方都通上电,觉得比回家还要高兴。 其实,这次抢修队大概有20多人要到外地游玩或是回家,虽然计划改变了,但他们收获了一份不一样的假期。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在灾区开展的驰援行动,队员们践行“两学一做”,充分发扬专业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以实际行动诠释“你用电,我用心”的企业理念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责任和担当。 80余电力工人驰援平阳 修复电表2000多只 抢修人员正在安装电表。通讯员 徐玉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