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五市六城建设在行动·经济
3  4  
打击非法行医 护卫公众健康
乐清外贸
装上“创新驱动之轮”
最快只需6分钟
乐企布局智能家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打击非法行医 护卫公众健康
——“五市六城”建设之乐清市卫生监督所篇
2016-10-12

    打击非法行医 护卫公众健康

    ——“五市六城”建设之乐清市卫生监督所篇

    ■通讯员  陈三萍 记者 郑望喜

    打击非法行医,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乐清市卫生监督所通过严厉打击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非法行医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医疗秩序,护卫公众健康。

    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乐清市卫生监督所共出动卫生监督员2349人次,立案查处87起,做出处罚决定80起,其中无证行医案件49起,有证医疗机构违法执业28起;警告21家,暂停执业2人,罚款57家,没收违法所得9.802732万元,没收医疗器械、物品160余件,罚款97.44万元,移送公安机关4起,对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分10家(共记46分),发放卫生监督意见书600余份。

    非法行医害人害己

    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行许可证》的机构开展各种诊疗活动和未取得医师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的行为。

    常见非法行医的主要类型有各种无证诊所(即黑诊所)、游医、假医、药店的无证坐堂行医,还包括某些生活美容机构非法开展的医疗美容以及我国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其它类型的非法行医。

    非法行医的危害

    常造成误诊、漏诊、错诊,延误或加重患者病情。病情危急时因缺乏急救设备和能力往往危及患者生命。

    使用来源不明甚至是假劣医疗器械和药品。为降低成本,非法行医机构或者个人购进的廉价劣质卫生材料既无国家批准文号,又无质量安全保证,甚至自制卫生材料,所使用的药品中也不乏假药、劣药。

    滥用抗生素或激素,对患者身体造成很多副作用,造成不良后果。

    就医环境恶劣,不具备消毒设备,不按操作规程,极易造成交叉感染、疾病传播。

    无正规票据和医疗文书,患者遭受损失后难以依法维权。

    乱丢医疗废物。使用过的针头、输液器等医疗废物没有经过消毒、灭菌等专业处理而随意丢弃,不仅污染环境,更危害人们健康。

    非法行医辨识依据有“六无”

    无证:开办医疗机构行医,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依法悬挂于明显处。非法行医者不能提供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无固定地址:经常更换经营地址,场所隐蔽。

    无正规设施:医疗设施简陋,有的混杂在居住生活区,就医环境恶劣。

    无正规诊疗时间:诊疗时间不确定,多在夜间开业。

    无诊疗依据:不写病历,不开处方,不提供收费凭证。

    无合法药物来源:使用药物无包装、无使用说明书,药品来源不明。

    区分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

    爱美之心,人皆有知,但消费者一定要注意区分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防止陷入非法行医的“漩涡”。

    生活美容是指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对人体表面无创伤性、非入侵性的皮肤清洁、皮肤保养、化妆修饰等服务的经营性行为。

    生活美容不需要手术(不开刀、不流血),每日或经常反复施行才能达到美容目的。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它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

    医疗美容是一种医疗行为,往往需要实施手术,只有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和具有《医师执业证》《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的医生才能实施,三者缺一不可。隆胸、隆鼻、抽脂、手术除皱、打美容针等都属于医疗美容项目,普通生活美容机构擅自开展医疗美容属于非法行医。

    生活美容院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的危害

    生活美容院从事医疗美容活动,一是没有专业的医务人员,二是没有相应的抢救设备和药品,三是没有符合条件的无菌手术室,这些都不符合医疗诊疗的标准,甚至可能造成一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手术禁忌症,需要事先进行检查和了解,才能避免手术风险。而这些步骤在生活美容院里全部被“忽略”,一旦顾客在美容过程中出现手术禁忌症或者意外,可能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识别非法义诊和违规医疗广告

    正规义诊是提供医疗、预防、保健等咨询服务的非商业性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开展义诊的机构必须取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备案。义诊组织单位不得在义诊活动中宣传或推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产品。

    非法义诊往往作夸大、虚假宣传,招揽顾客。大多以免费专家咨询、免费检测等为幌子吸引顾客,最终高价推销其产品牟利。

    医疗机构必须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并严格按照核准的广告成品样件内容与媒体类别发布医疗广告。

    医疗广告内容仅限以下项目:医疗机构第一名称、医疗机构地址、所有制形式、医疗机构类别、诊疗科目、床位数、接诊时间、联系电话。

    医疗广告的表现形式不得有以下情形: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病症名称、药物的;保证治愈的或者隐含保证治愈的;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的;淫秽、迷信、荒诞的;贬低他人的;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以及其它社会社团、组织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使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的。

    常见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形式

    以国家机关名义发布医疗广告信息;

    绝大多数虚假广告宣称可以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如肿瘤、糖尿病、牛皮癣、白癜风、高血压、性病等;

    广告中含有夸大性词汇或绝对性语言;

    含有“疗效确切”“标本兼治”“无副作用”等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的语言,或采取有奖销售的形式,承诺“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

    以科普宣传、讲座、医院资讯等方式进行宣传,以患者身份对治疗方法、疗效等进行“现身说法”,有的还留下“患者”联系电话,供病人与家属交流治疗体会等;

    以解放军、武警部队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

    在宣传中使用“纳米”“基因”“多靶点”等高科技词汇或英文缩写,故意迷惑患者;

    “以医带药”,以治疗为名,以买药为最终目的。有的机构在所谓的“治疗方案”中,以少量正规药品为幌子,夹带大量假药劣药蒙骗消费者。

    举报非法行医 请拨打96301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五市六城建设在行动·经济 00002 打击非法行医 护卫公众健康 2016-1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