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搭档 过关斩将
初见李华垓时,他给人的印象很斯文,身材高挑、略显清瘦,谈吐举止温和谦虚。
“桥牌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知性。一手好牌可能会输,一手烂牌也可能会赢,52张牌的组合总是千变万化,不到最后一刻胜负难分。”聊起此次比赛经历,李华垓侃侃而谈。桥牌是一项极富竞技魅力的高雅智力运动,也是世界智力运动会上的比赛大项。此次赛事通过面向全球线上线下选拔,共有来自全球11个选区的40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共打2天38轮95副牌,并首次通过桥牌在线网络平台进行竞技。也就是说,参赛牌手要通过电脑与搭档合作,同对手进行较量。
李华垓和北京的游亦平是在网络预选赛出线后,由赞助商随机分配组成的一对。9月24日开赛前1小时,两人才第一次见面,彼此并不了解。第一轮比赛结束后,他们的成绩排第七,随后几轮,名次一直在四五名徘徊,而在这过程中,李华垓对搭档的实力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在当天还剩下5轮15副牌时,借着休息间隙,李华垓主动找游亦平进行了一次战略沟通。
“中国人讲究温良恭俭让,凡事不越界。而西方人崇尚冒险,崇拜个人英雄,此次赛事牌型的设计者也秉承了这种思想,所以我们要忘记国内比赛的习惯,要适度冒险,而我们的能力也能够进行这种冒险。”李华垓对队友说的这一番话,除战略考虑外,也是对搭档实力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实践证明这番话很有效果,当天比赛结束后,两人的名次升到了第三。
其实此刻的形势是挺险恶的,他们的成绩与第一名的新加坡选手相差较大,与后面的几名又很接近,加上首日比赛已完成整个赛事的60%,想要追上去有极大的难度,而稍有差池,可能最后连前三都保不住。
不过李华垓在认真分析后,鼓励搭档说:“新加坡这对选手这么年轻,领先优势又这么大,他们一定会面临巨大的夺冠压力,可能今晚会失眠,只要不放弃,我们一定会追上去,甚至会超过他们。”
直到这时,游亦平才知道李华垓是为夺冠而来,与他会心一笑,挥手道别。事实上,为这次比赛,李华垓做了充分准备,平时有午休习惯的他根据赛程提早一周停止了午休,调节好生物钟。此外,出发前,他还特意带上了公司董事长早年送他的一瓶香水,他希望自己能成为赛场上那最特别的一个,给予自己一份良好的心理暗示。
跌宕起伏 扣人心弦
第二天,赛场风云突变,正如李华垓预想的那样,原本排在第一名的新加坡选手的分数如同一只步入漫漫熊途的股票,不停下跌,而李华垓与搭档一直稳步前进,在打到还剩最后6副牌时,两人的排名终于升到第一名。
然而赛场上总是瞬息万变的,最后6副牌让选手们的名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于体力不支,李华垓和队友在最后6副牌的前4副里全是负分,丢分非常严重。而一对葡萄牙选手在最后2副牌之前的4副里发挥神勇,以0.07%的微弱优势超过了李华垓这对,跃居榜首。
“难道煮熟的鸭子要飞了?” 李华垓看着这几副牌正在沮丧时,猛然想到搭档可能更伤心,因为问题主要出在那边,如果就此崩溃,可能两人都会遗憾一辈子。于是他迅速回过神来,在牌桌对话框里,打上几个简单的英文:“no problem,next(没关系,下一副)。”希望搭档保持镇定。
最后两副牌,两人奋力防守,打出了两手好牌。比赛结束,而最后2副的统计结果迟迟没出来,躁动的比赛大厅安静了下来。计分室终于传来中国人获得冠军的消息,最终李华垓和队友以0.23%的微弱优势再次反超,获得第30届世界桥牌同场双人赛总决赛冠军,圆了多年的梦想!
惊鸿一瞥 情定终生
此次夺冠,让李华垓的桥牌之路达到了一个巅峰。说起与桥牌的结缘,他笑说那过程犹如谈恋爱。
1980年一个雨后的清晨,读小学五年级的李华垓在上学路上,无意中看到了半张湿透了的报纸,由于沾在地上无法捡起来,他索性就蹲着看,其中一则关于桥牌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看不懂,但让他很好奇,“她”神秘而高贵,竟能让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坐在一起切磋,超越了国籍和种族。
“那时,我就确定‘她’一定不会在乡下,只有在大城市里才能找到。”李华垓说,因为自己的坚持,他没有去上免费的师范学校,而是上了仙桃市的重点高中仙桃一中。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李华垓几乎走遍了仙桃市每一个新华书店,疯狂购买了许多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等课外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钻研。同时,他也在找那个神秘、高贵、美丽的“她”。
他依稀记得那是在高一下学期的某个下午,他走到靠汉江边的一家小书店,店员是一名扎两条长辫子、穿白色衬衣的姐姐,他走到放体育书籍的柜台前,看到一本书的里脊上写着“桥牌”两个字时,他却转身就走,头也不回地回到了学校。
“终于找到她了,但是她就像全校最漂亮的女生一样,我只敢偷偷瞄一眼,仿佛多看一眼就是犯罪!”李华垓笑着向记者解释当时为何转身跑掉的心理。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次去那家书店,壮着胆子仔细看清了那本书,叫《桥牌定约中的忍让与规避》,但依然没有勇气拿下那本书翻看。后来每隔一段日子,他就去书店,看到那本书依然立在书柜的那个位置,一动不动。李华垓坚信,“她”是他的,“她”不会跟任何人走。
因为平时“不务正业”,李华垓在班里的成绩从一开始的名列前茅到后来垫底。距离高考还有三个月的一天晚上,李华垓在家里遭到父亲整夜的责骂,他一宿无眠,母亲去世早,父亲供他上学不容易,在村里,很多亲朋对他上大学都寄予了厚望。此外,高考是能和“她”继续交往的唯一出路,难不成回家种地?天亮时,他当着父亲的面烧掉了所有与高考无关的棋类书籍,并庆幸“她”不在里面。
考完高考最后一门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到新华书店,买下了那本桥牌书,一路飞奔着跑到汉江边,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的扉页,并慢慢尝试着去了解“她”,懂“她”。
大二那年,李华垓教会了三名同班同学打桥牌后,组成了桥牌队,从系里PK到院里,从院里PK到外校,从普通大学PK到名牌大学,从大学PK到船舶研究所、部队、干部疗养院等,回想起那段日子,李华垓说只能用两个字总结:疯狂!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通过自学及各类比赛,李华垓的牌技提升很快,在武汉桥牌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大三那年,中国桥牌协会组织了全国青年桥牌集训队选拔赛,湖北赛区选拔赛的通知发到了每一所大专院校,但不知何故,作为当时学院桥协的负责人,他竟没有得到通知,遗憾至今。
大学毕业后,李华垓工作经历比较坎坷,但时刻没有放弃桥牌。2000年,李华垓来到乐清谋生,由于网络普及,他偶尔在网上找人切磋。在一次偶遇中他得知乐清有桥牌协会,那一刻他感觉漂泊的心终于有了归属。在这个“家”里,他得到了陈余钿、林鹏、南海等乐清人如兄弟般的照顾。
“本次大赛夺冠,也许是我人生中的顶点,但我更希望它是一个新的起点,激励我和许许多多热爱桥牌的人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李华垓说,桥牌给予他的不仅仅是一张证书,一个奖杯,一种爱好,与桥牌结缘后,启迪了心智,领悟了人生。桥牌竞技与工作、创业、人生其实是一样的,除了要有雄厚的实力、必胜的信心及一些运气外,还需要处变不惊,愈挫愈勇,咬住一个目标坚持下去。
如果您身边有一技之长或特点突出或与众不同的亲朋好友,请拨打乐清日报新闻热线61116222,向我们推荐上“乐清会人”栏目哦!
「乐清会人」
■记者 杨海虹
“女儿是前世的情人,桥牌是今生的恋人。12岁时的惊鸿一瞥,情定终生,30多年不懈追求,终于梦想成真。”刚学会玩朋友圈的李华垓写下了上面这段话,他今年48岁,湖北人,来乐清已有16年,在永久电力金具有限公司工作11年,是乐清桥牌协会会员。
9月25日,由世界桥牌联合会主办,中国桥牌协会、联众国际承办的第30届世界桥牌同场双人赛总决赛在中国北京落下帷幕。李华垓和队友游亦平代表中国队出战,两人发挥出色并最终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为乐清乃至温州的桥牌运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李华垓(右)与队友领取冠军奖杯。
痴迷三十年 梦想终成真
李华垓夺得第30届世界桥牌同场双人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