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五市六城建设在行动
3  4  
让公共资源在阳光下交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公共资源在阳光下交易
——“五市六城”建设之公共资源交易篇
2016-10-10

    让公共资源在阳光下交易

    ——“五市六城”建设之公共资源交易篇

    ■记者 杨海虹

    公共资源阳光交易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公共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如何打造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市场,建立竞争有序的招投标市场秩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9月初,乐清市政府转发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招标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并决定开展全市招投标市场专项整治,重点严查当前存在的串通投标、规避招标、领导干部非法干预插手招投标活动、非法设置门槛排斥潜在投标人等突出问题,确保乐清招投标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现象:

    四类问题亟待整治

    串通投标

    招标者与投标者之间或者投标者与投标者之间采用不正当手段,对招标投标事项进行串通,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招标者利益的行为。

    规避招标

    招标人以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达到逃避招标的目的。《招标投标法》第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领导干部非法

    干预插手招标投标

    领导干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向相关部门、单位或者有关人员以指定、授意、暗示等方式提出要求,影响招标投标活动正常开展或者干扰正常监管、执法活动的行为。

    非法设置门槛

    排斥潜在投标人

    通过设置多种或过高的门槛,或要求具备多种资质等,通过这些不合理的条件,将很多投标人挡在了门外。

    招标投标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并体现市场化竞争优势的一个有效手段。近年来,乐清在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招投标市场活动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上述四类现象严重扰乱了招投标市场秩序,损害了正当企业和群众的切身利益。

    此次专项整治坚持“查纠并举、突出重点”的总体思路,以严厉打击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为重点,严查上述四类突出问题,进一步整治规范招投标市场,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监管机制,努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服务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

    举措:十大药方专治乱象

    开展招投标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是全市统一部署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破解乐清当前发展中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全市招投标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市政府开出“十大药方”,就各职能部门如何开展整治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

    依法打击涉嫌串通投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招投标过程中发现的涉嫌串通投标行为的线索,乐清市资管办、各行业监管部门应在第一时间转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涉及党员干部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同步转送纪检监察机关。重点查处:应公开招标而非法进行邀请招标、约定招标、议标,或以集体讨论等形式肢解工程直接发包;以签订阴阳合同或口头承诺等方式,低价中标、高价结算或无正当理由增加预算;通过行贿招标人、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谋取中标;招标代理机构及评标专家通过不正当手段为特定投标人谋取中标;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参与投标;转包、违法分包工程建设项目等。

    制定串通投标认定办法。依法落实有关部门打击串通投标责任,明确界定串通投标的行为标准,为打击串通投标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标后履约监管和责任追究。落实相关部门标后管理、监督工作责任。项目管理单位、行业行政监督管理部门要根据自身责任分工,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标后合同履约行为的监督检查。项目业主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管理,建立对中标人的项目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主要技术负责人等人员的到位率考核制度,强化对监理单位、中标单位的考核管理。加强对偷工减料、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问题查处力度,突出对项目管理单位、行业行政监管部门和相关责任人标后监管失职问题的责任追究。

    全面清理自行出台的相关规定。按照“谁出台、谁负责、谁清理”的原则,全面清理各地、各单位以政府或部门名义出台的招投标文件、会议纪要,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重点清理以各种理由拖延标前准备时间规避招标等问题。

    落实招标项目“清单管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凡是进入《温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清单(2015年版)》的项目,一律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对应进未进的场外交易项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制定禁止领导干部干预插手招投标活动纪律要求。

    建立联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工作机制。完善检察、公安、监察、审计等执法执纪部门联合协作机制,严厉查处领导干部干预插手招投标等违法违纪行为,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

    严格招标文件审核责任。细化、强化招标人对招标文件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各项目审批部门对招标文件的审核监督责任。项目审批部门依据行政许可、权力清单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进行审核,防止为特定投标人量身定做资格审查条件。乐清市资管办会同乐清市监察局等部门,全面清理招投标管理程序和工作流程,建立标前效率备案审查制度,实行全市统一规则、统一流程、统一格式。

    清理规范招标代理机构和投标企业。围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招标代理等环节,对是否存在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等问题开展专项清理规范。重点核查:无资质证书的企业、个人或有资质证书的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利用其他企业的资质及名义投标或承接工程;通过出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其他方式,允许其他企业或个人以本企业名义投标或承接工程;不遵守交易平台规定,影响招投标活动等。

    规范评标专家库管理。建立以行政监管部门牵头的工作机制,全面清理现有的评标专家库,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评标专家使用和监管模式,建立专家评标信用档案,健全失信专家黑名单制度。

    专项整治分三个阶段进行:自查自纠、督查核查、整改提升。有关部门将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出台全市统一规范的制度规定。纪检机关将加大监督问责力度,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不重视、弄虚作假、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予以严肃问责。

    市资管办:

    练好组合拳 打响攻坚战

    在全市开展招投标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基础上,乐清市资管办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部署,以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把专项整治工作与交易平台日常服务管理结合起来,将排查问题、及时整改、优化服务、完善机制有效衔接,打出一套组合拳,助推乐清招投标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9月9日下午,乐清市资管办召开招投标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会后成立了办招投标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整治工作推进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研究解决,对发现的重大问题或线索及时研究上报市招投标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制定的《关于落实推进招投标市场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乐清市资管办对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明确的责任分工,要求相关科室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全面推进工作落实。

    同时,向社会公布专项整治举报电话(61882617),受理会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相关行政监督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转送有效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投诉举报和线索,提供相关项目资料配合开展调查取证。

    记者手记

    用“啃硬骨头”干劲抓整治

    近年来乐清在净化招投标市场、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不断规范完善。但因外地建筑公司抢滩乐清市场,而本土具有规模效益的企业较少,够专业、有资质的承包企业不足,难以适应建筑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建筑各方主体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一些违法犯罪行为比较隐蔽,权钱交易时有发生。

    当前,乐清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没有优质的软环境,加快转型无从谈起。招投标作为软环境中的重要一环,事关全市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打造,事关工程建设领域廉政清洁氛围建设,事关正当企业群众合法利益的保障,因此,如何整治招投标市场乱象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必经课题。

    对招投标市场存在的问题须“小题大做”,出重拳,全面加强监督、执纪执法和问责力度,对招投标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从严从紧从重惩戒,努力从源头上消除招投标市场“关系网”“熟人网”暗藏的违法空间和制度漏洞,对于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领域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正当企业和群体的合法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此次专项整治中,乐清市检察、公安、监察、发改、住建、水利、交通、资管等部门联合协作,合力整治招投标市场出现的乱象,为乐清招投标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不过,整治的最终目的是治本,还需要各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针对突出问题,尽快形成符合乐清实际、规范统一的招投标市场长效机制。

    整治工作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各职能部门只有发扬“啃硬骨头”的精神,再接再厉,持续推进,以最坚定的决心、最认真的态度,最有力度的措施一抓到底,才能圆满完成整治任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五市六城建设在行动 00002 让公共资源在阳光下交易 2016-1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