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记乐清市勤丰农业专业合作社 老戴家的农机固定资产为124万元,远超我市农机总站要求的全程机械化服务的90万元标准。 记者在老戴家看到,自走式联合割稻机、插秧机、拖拉机、整田机、烘干机等中大型农业机械一一陈列。“每年拖拉机、播种机、割稻机、烘干机按顺序使用过来,一年的工作也结束了。”老戴家基本已实现机器换人。 “我是100亩以上的大户,去年种田补助是400元一亩,今年是260元一亩。”老戴说,“补助有所减少,我们就少赚一点。我们全家都做这件事,把田种好,大丰收了我们就很开心了。” 据了解,老戴家的插秧机实行机械化代插,除了自己家的250余亩地使用,还给其他村的农民代插,像柳市镇戴东、前街,白石镇的凤凰、下印等村,代插面积已达1000亩。种粮大户给农户代插,每亩能获利20-30元。 近年来,柳市镇的农机化装备水平和水稻机插秧技术稳步提升。半个月前,老戴还将自己家的大型机械带到了石帆街道的农机博览会上。 “现在种田要跟得上时代,使用好机械,能够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老戴说。 ■陈清清/文 黄瀚/摄 设备越来越高大上 基本实现机器换人 连日来,柳市的种粮大户们陆续开始早稻机械化播种育秧。勤丰农业专业合作社里,在负责人老戴的带领下,大家在忙碌着播种育秧。 老戴全名戴新巧,今年66岁,1996年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直到现在。 “柳市种粮大户不少,不过像我这样全家一起种田的不多了。”老戴说,他的老妻、三个儿子全都跟着他走上了种田的道路。一家人齐心协力把田做好,20年如一日,老戴很满足。 老戴的农田就在柳白路前往戴东村的路边。3月24日下午4时,田间已铺设好一板板水稻育秧盘,老戴和儿子以及几名工人在苗床上搭设棚架,铺上白色农膜。 “3月15日起,我们开始播种育秧。我们用专用秧盘机械装土、刮土、浇水、播种、覆土。近期通过人工摆盘,将秧盘摆到田间,要在这个月底前完成。好在现在都是流水线育秧,节省了不少人工。”老戴说。 据了解,农业生产的时间节点需严格按照时令,每年的3月12日至15日之间是播种育秧的时间,根据天气寒冷程度可进行适当的提前或延后。 据柳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流水线育秧不仅减轻了育秧工作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育秧的工作效率和标准化程度,便于插秧机规模插秧。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农民春耕备耕时节,田间地头里忙碌的除了农民,还有拖拉机、播种机等。近年来,“机器换人”风越刮越猛,传统的农田和大棚里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一场机械化革命。 日前,乐清市农机管理总站将乐清市勤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确定为全程机械化服务试点,这是柳市唯一的试点合作社,全市共4家。 3月24日,记者来到柳市镇戴东村,对勤丰合作社的机械化发展一探究竟。 摆放秧盘。 流水线育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