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林亦俊调研蒲岐南岳
和乐清湾港区时要求
港城联动添力
打造湾区经济
工作作风好不好 群众最有发言权
2016年度“万人双评议”启动
“红色阵地”唤醒“红色记忆”
嵊泗县组团来乐学习
交流文化礼堂建设工作
厚厚的青苔下藏着大秘密
淡溪又现王十朋摩崖石刻
潘超俊同志
先进事迹太感人
不少听众哭了
城南经济
“优二进三”
33处文保点亮出“身份证”
导 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33处文保点亮出“身份证”
2016-03-30

    33处文保点亮出“身份证”

    本报讯(记者 孔丽琴)“2004年5月祖墓发掘至今,亲历发掘、维修、申保、考证全过程,一路艰辛曲折。如今终于立了个市文保点碑。”近日,芙蓉的林先生动情地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其宋代先祖林藏英墓前,竖立了一块文物保护标志碑。

    与林藏英墓一样,近期,我市“沐箫泉”摩崖石刻、龟山窑址、桥后村六角井等10余处文保点前均竖立了文物保护标志碑。这些文物保护标志碑上标明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名称、公布机关、公布日期等内容。

    据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文物资源丰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发现登录了669处不可移动文物,先后确立了国家、省、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3处,文保点57个。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展,特别是农村中一些建设活动,对乐清的文物本体及周边历史环境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日前,李克强总理签批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健全国家文物登录制度,重视城市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和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自去年底开始,市博物馆经过三个多月的勘察、制作、安装,已为我市10余个文保点相继竖立保护标志碑。接下来,市博物馆陆续为另外20余处文保点设置青石质地的标志碑,为我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内容。

    工作人员在龟山窑址竖立标志碑。通讯员 陈元友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要闻 00001 33处文保点亮出“身份证” 2016-3-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