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的青苔下藏着大秘密 淡溪又现王十朋摩崖石刻 本报讯(记者 徐琴微 通讯员 吴芬媚 叶彩微)最近,淡溪丁岙村一岩洞发现了南宋状元王十朋的摩崖石刻,吸引了四都、虹桥一带许多人闻讯前往观摩。 “我为了编淡溪镇四都方志,当时去看看有没有什么王十朋的遗迹,拍些照片。”淡溪镇四都方志采编成员薛文甫告诉记者,3月21日,他到四都丁岙村西北山岩庵寺采风,因为民间流传王十朋少年时曾在此处一岩洞读书。在该寺住持指点下,薛文甫在寺院下边100多米处的路边找到了那个岩洞。这里海拔约500米。 该岩洞深约8米,高、宽均3米许。进入岩洞,薛文甫发现岩壁长满了厚厚的青苔,洞西南壁上隐约有字迹。于是,他赶紧清理岩壁上的青苔,清理过程中,大大的“圖報國”三字变得越来越清晰,其为左书横写,字体遒劲有力。他又小心翼翼地将左边岩壁上的苔藓清理干净,惊喜地发现岩壁上有“王十朋十九歲書”这一行落款。 于是,他联系了市博物馆。第二天,市博物馆副馆长陈元友等3人立即赶到现场进行考证。据测量,“圖報國”三字摩崖石刻以楷书书写,字径18×21厘米,整个石刻宽有1米,高0.4米。“这是新发现的一处摩崖石刻,意义重大。”陈元友说,这处摩崖石刻看起来已有些年头,他们还要作进一步的考证。 “淡溪曾发现王十朋手书的‘桂岩’摩崖石刻,也是楷体,字迹与新发现的这三字有些像。”淡溪镇社会事务中心副主任刘明进说。 “据《王十朋全集》记载,王十朋19岁时,正是南宋建炎庚戌年(1130)。当时金人大肆南侵,有志之士发愤图强报国,张浚、岳飞、韩世忠奋起抗金,少年时期的王十朋胸怀大志,很有可能在岩洞题刻‘圖報國’抒怀,这样推算起来,这块摩崖石刻可能有800多年的历史。”薛文甫说。 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现场考证。通讯员 吴芬媚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