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娴 近日,网友“雯louis”在网络问效平台发帖投诉:常年停靠在柳市镇后街村沿河西路河道里的沙船,严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几年前搬进附近的东湖花园小区,就是看中当初这里环境不错,没想到现在河岸边沙船停靠卖沙,临河的“景观房”也变成了噪音房。对此,市港务局工作人员称,这里的沙船都有营业执照,他们将对船主进行劝说,避免在住户休息时间产生噪音。对于无证经营的沙船,将立即取缔。市环保局工作人员称,将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调查,并对船主进行积极引导,还建议相关部门对沙船进行联合整治(3月18日《乐清日报》)。 看得出来,这是一个事实上的新兴石沙交易场所。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厘清:一是如果作为合法的交易场所,首先应该有规划托底。那么,相关部门必须要走环评程序。但看来,附近居民并不知情,合法市场一说基本可以排除。 二是如果没有取得市场开办权利,选择这里作为交易场所,则是沙船业主们的个人行为了,是一个与马路菜市场一样性质的交易点,只是他们扰民的方式不同而已。相比之下,沙船的半夜机叫,更令人恼怒与焦虑。既然是非法的,就暴露出监管的真空:这些石沙交易场所的设置,到底无序到何等程度?同样的沙船扰民问题,在城南街道市岭村也存在。 不知石沙市场的设置与管理,到底属于哪个部门?港务局称,这里的沙船都有营业执照,他们将对船主进行劝说。有执照只能证明他有从事这行营生的资格,但不能认为沙船业主在居民区附近就可随便做生意;环保局说派出工作人员调查,但问题的关键是石沙经营场所的选址,到底是环保部门还是住建部门的管辖职权范围?只有首先确定选址是非法的,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沙船将此地当做码头用。 部门回答市民的态度都很友好,称要劝说、引导沙船注意居民作息时间,尽量减低噪音。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若无法治为手段,劝说、引导也只是一时的权宜罢了。居民被牺牲的个人权利,如何得以有效维护?即使是多个部门联合整顿,整顿的关键是要将马路市场合法化,还是予以取缔?如果石沙经营市场的规划设置与监管本来就是一个空白,整治的依据又是什么? 不但石沙经营如此让居民焦虑,在乐清,还有一些城市管理的真空,也让市民很是焦虑:3月中旬,温州媒体曝光了乐清市滨海新区有一处空地成了露天垃圾场。周边就是三所学校和多个住宅小区,危害不言而喻。住户和学校曾多次向管理部门反映,但都没能得到解决。记者采访某街道与某管委会时,一方以土地暂时还没有规划、无执法权为由,认为自己不能承担责任;另一方觉得地块不属于自己,没法管。 还有市区清和公园边的无证养猪场问题,今年1月《乐清日报》记者采访了四个职能部门,也找不到一个负总责的部门,每个部门都好话回应,但实际行动拿不出,或曰街道无执法权,或曰《畜牧法》无法管辖私人偷养问题等等。 碰到这些事关民生的麻烦事,权力表现得很谦逊。究其实,这是监管真空被忽略的结果。监管真空不填补,监管就永远滞后。核心问题不解决,公众忧心难释然。近年,乐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牛,投入越来越大,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金名片一张比一张靓,但城市管理真空依然存在于普通人的生活中。建起来创起来当然是好事,管得好才是对政府承诺的真正兑现。 (作者为乐清市民) 碰到一些事关民生的麻烦事,权力表现得很谦逊。究其实,这是监管真空被忽略的结果。核心问题不解决,公众忧心难释然。近年,乐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牛,投入越来越大,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金名片一张比一张靓,但城市管理真空依然存在于普通人的生活中。建起来创起来当然是好事,管得好才是对政府承诺的真正兑现。 监管空白,真的拿你没办法? 漫画 李婧 「乐清观察」 沙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