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文化周刊
3  4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文昌学社:想做最好玩的社团
叶朝晖谈“我们为什么摄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文昌学社:想做最好玩的社团
2016-03-12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文昌学社:想做最好玩的社团

    ■记者 黄崇森

    乐清市区的文昌路因对着文昌阁而命名,而文昌阁,老辈人都知道这是一种传统建筑,为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很多老县城都有这类建筑物,不过保留下来的很少,乐清市区的文昌阁也是后来新建的。在喧闹的市区,乐清的文昌路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在云浦路边上),现在几位乐清的“资深文青”便在这里设立了一个文昌学社。他们喊出的口号是:想知道乐清人流行什么最有趣的玩法,就去文昌学社里过过社团生活吧!

    一个分享的平台

    文昌学社所在的房子是原来新华书店的仓库,前面有个挺大的院子,走进去一看,就知道这里有人精心收拾过,有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子在,摆放着一些老物件,一张木质的桌子边上,养护着十来盆生长良好的兰花,真可谓车水马龙之一角,独自开辟了幽静的处所。

    3月4日下午,阳光正好,据一位女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原来是文昌壹号茶社,已开了两年了。因为平时这里经常有“资深文青”聚会,大家聊着聊着,便产生了成立一个“文昌学社”的想法。于是与“树头传媒”联合,希望打造一个让乐清年轻人和文艺爱好者喜欢的地方。

    文昌学社的发起人之一叶朝晖说,文昌学社成立于2016年2月27日,从去年10月开始筹备,开了几场公开课和展览,就迅速吸引了一大群粉丝。无论从年龄和主题来说,文昌学社都是一个很新奇的团体。

    文昌学社的社长周洋戴着一副眼镜,张扬的小胡子显得野性十足,从外表看绝对不会暴露他的“细腻”,在社友们调侃他五大三粗的时候,他却开始摆弄兰花。据说,早些年乐清的首届兰花展就是他参与策划的,而他也养了很多品种的兰花。

    周洋说,从字面上看,文昌就是文化昌荣的意思,但周洋却从英文名称上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解释:文昌学社,Win-Share,一是Win(胜利,赢得),二是Share(分享),蕴含文昌学社更多的是一个分享型的平台。

    把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

    文昌学社是一个新事物,很多人都会问叶朝晖,学社是干嘛的?为此,叶朝晖说,“我可以简单定义成它是由文昌壹号和树头传媒共同发起的,一个学习型的社交平台。学社,顾名思义,学习是最重要的,这里有乐清优质的课程,有优秀的文艺团队。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它不同于其它学习机构,这里集结了一群最好玩的人。就想着能不能做一个社团,让大家在一起玩起来。这是我们成立文昌学社的初衷。”

    从去年10月到现在,文昌学社已开了几场公益的公开课和展览,如叶朝晖的摄影公开课、洛彬的绘画公开课,还有就是2月27日刚刚举办的四人艺术联展暨启幕音乐会。目前,叶朝晖的摄影、洛彬的绘画、朱旭灿的陶艺这三个课程开始接受报名。余翊姿老师的手作课程会以免费公开课的形式推出。

    “后续当然会有更多的课程,如:皮具、折纸、编织、木工等等,我们都会开公开课,让大家参与进来。”叶朝晖说。

    随着近几年乐清文化产业的兴起,市区和周边强镇已陆续出现了一些文艺社团,那与其他的社团相比,文昌学社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叶朝晖说:“我们一直强调玩中学,学中玩,所以文昌学社它的课程设置更多是体验型的,比如摄影,绘画,陶艺,手作,这些都需要互动与交流来完成,在这其中学员们之间,学员老师之间无形会建立更多情感的连接。我们希望通过文昌学社的形式,将这部分拥有共同趣味的人,在线上线下有更多的联系度,这也是这次“我们在一起”活动的初衷。我们希望有不同的思维在这里碰撞,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将情感与艺术感知更多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文化周刊 00003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文昌学社:想做最好玩的社团
2016-3-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