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还50元钱 南塘蒋女士找恩人34年 ■记者 程遥 通讯员 陈新奥 一张薄薄的50元钱,在如今可能不值得一提,可是在34年前,不仅是一大笔钱,还是乐清人蒋女士的救命钱。1982年,家住苍南龙港的吴先生借给了素不相识的蒋女士50元,这些年蒋女士始终惦记着这笔钱,但由于只有吴先生模糊信息,还款心愿一直未能实现。3月10日,蒋女士风尘仆仆从台州赶到苍南龙港,在当地民警的帮助下,终于联系上了吴先生。 好心老乡雪中送炭 蒋女士今年50多岁,是南塘镇人。1982年,蒋女士19岁,在家乡开一家服装店。蒋女士有个亲戚在山西省长治市开服装厂,那年年底邀请她去工作。 于是,蒋女士带着父母筹集的130多元钱出发去山西。蒋女士到达郑州火车站转车,在售票窗口准备买票时,一掏口袋,钱包不见了。 “我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是好。”蒋女士想到自己不仅去不了山西,还很可能连饭都吃不上,就蹲在火车站角落里大哭。 “看到我哭了,很多人围了过来,”蒋女士回忆,当时有一个小伙子上前询问她发生什么事,伤心的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对方。这位小伙子心生怜悯,将身上所剩不多的钱给了蒋女士。蒋女士一数,有50元。 “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是50元。”蒋女士说,这正好能够让她顺利到达目的地。蒋女士要对方留下还款地址,约定还款时间。 “看了他留下的还款地址,才知道原来他是苍南龙港人,是我温州老乡,姓吴。”蒋女士说,“我说过年去找他还钱,他却摆摆手,说自己不一定在家。” 念念不忘34个年头 这张还款小纸条,蒋女士一直保留到现在。她一直试图找到吴先生,将这笔钱还给对方。 还款地址写着:苍南县宜山区上河头村。那年年底,蒋女士照着还款地址,给吴先生写了一封信。“我想如果他能回信,就说明他在家,我就能找到他。”蒋女士说,信中她还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然而,这封信石沉大海,她一直没能收到回信。 34年来,从服装厂打工到自己开店做生意,从未婚单身到已是两个儿子的母亲,从辗转山西、陕西工作到最终定居台州市,蒋女士已是年过半百,可是还钱的心愿一直藏在心中。“家里人也知道我心中有这么一个夙愿,”蒋女士说,“他们支持我找到吴先生,将这笔钱还给他。” 2008年夏天,蒋女士鼓起勇气,根据留下的地址去找过吴先生。可是由于吴先生搬家,蒋女士没有找到他。 求助警方联上恩人 3月10日,蒋女士准备通过当地警方,再次寻找吴先生的下落。蒋女士先到苍南县公安局,得知吴先生所在地是宜山镇,由宜山派出所负责。到了宜山派出所,民警又通知她,上河头村已归龙港镇,应前往龙港公安分局求助。 随后,蒋女士来到龙港公安分局寻求帮助。民警林贤国通过查阅户籍系统,然后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联系上了吴先生。此时得知,吴先生已定居在重庆。 听到蒋女士的声音,吴先生先是一愣。可是得知此事后,吴先生在电话里直笑。原来,那年吴先生20岁,从事印刷方面的生意,当时正在跑业务,正巧路过郑州火车站。 当时看到蒋女士蹲在角落里哭泣,吴先生得知蒋女士是温州老乡且遇上困难后,决心帮她一把,于是给了她50元。“那时我们是按业务计酬,一个月能有1000元到2000元左右。”吴先生说,当时他并没指望蒋女士还钱。得知蒋女士34年来一直试图找到自己还这笔钱,吴先生很是惊讶,称蒋女士实在太有心了。 “温州人在外打拼不容易,大家互相帮助一下是理所应当的,不要太放在心上。”吴先生在电话里称。蒋女士再三表达了自己想亲自见吴先生一面,表达感谢之情。 “大概过年的时候,我就准备去找他。”终于联系上吴先生的蒋女士很是开心。蒋女士决定还5000元:“这是我一番心意,他不收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