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墨韵 风骨高洁
——记乐清名医周朝进的书画情缘
书法 周朝进 作
中国画 周朝进 作
中国画 周朝进 作
■记者 汤琴
2月 27日,由中共乐清市委统战部、中国农工民主党乐清市基层委员会、乐清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杏林翰藻——周朝进书画习作展”在乐清市三禾文化俱乐部开展。三洲集团、温州市布衣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承办了此次展览。
周朝进,1945年出生,浙江乐清人。笔名支溪,东皋山民。现任乐清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合作中心特聘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浙江省西湖诗社常务理事。著述有《气血与长寿·人体衰老新解》、《传统香疗法精华》、《中华医学专家论文集·周朝进专辑》、《吃的营养和健康·常用食疗品物选粹》、《东皋山房吟稿》等。
周朝进先生出身中医世家,年少时得受先祖父周鹤龄和乐清名医宿儒周保康、李阆侯诸公教诲,及长又获温州徐堇侯、谷振声、沪上国医大师颜德馨诸名家亲炙,从事中医临床50年。其诊余游历名山大川,以豁胸襟;得闲假笔墨遣兴,寄情于诗词,寓乐于书画,以文人余事自娱。
年少爱画
周朝进先生是一位资深中医师,更是乐清的名中医,不以绘画为专业,画画纯粹是休闲、遣兴。其本身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涵养和传统的文人生活习惯。他画画并非为了经济效益,也不是为了获奖出名,而是陶冶情操。文人讲究逸乐,重视“逸气”,画家的修养成了决定画作水平高低的关键,立体的人生成就了他内涵丰富的绘画风格。
周朝进先生年少时,得长辈赠给《芥子园画谱》残本,让他临摹。他深深地陶醉在这一画谱中,以至后来在他经历许多坎坷和生活磨难时,都不能动摇他对中国画的热爱和追索。因为只有一进入这个领域,他才会有醇净空疏之心,他才能陶然忘忧。中国画的这种“内向性”和追求自由精神的传统,不仅淡于欲求,也相对疏离于社会的繁闹。而“独善其身”、“修身自洁”是文人奉以为圭臬的,故寄情自然、舞文弄墨,消解了人世喧嚣和竞逐所带来的压力和负累。让他压抑的激情得以宣泄其内心世界。他所钟爱的中国画之所以对他有无穷的诱惑力,正在于进入斯,则精神的享受在于斯、人生的乐趣在于斯、艺术所追求的美亦在于斯。
温州名医徐堇侯先生故居在乐清县东门居仁巷,与周朝进先生住的乾元亨大宅一巷之隔,土改运动后,堇老子侄两家搬迁入乾元亨大宅,与他成了邻居。六十年代,他师从周保康、李阆侯、周鹤龄先生习医。堇老和诸先生是同龄人,亦是友好,均是乐清县乡贤、儒医,平日这几位老师常谈及堇侯先生。因常有亲朋求请堇老诊治,均由周朝进陪同赴温州纱帽河于园。堇侯先生谦谦君子,温文儒雅,宽厚和蔼,平易近人。不但给前来求诊者细心辨证,大胆遣药,而屡起沉疴。诊后从不收诊费、伴手礼。文革后期政治气候有些开朗,堇侯先生也常来乐清看望子孙,或与吴天五、苏渊雷几位诗友到雁荡山暂憩,诗酒唱酬。每来乐清逗留时,病人闻风来求诊者众,因是邻居,周朝进也来帮助,侍诊抄方,再传授堇老先生辨证用药心法,谆谆善诱,如沐春风时雨,让他又多了请益堇老的极好机会,令他获益匪浅。
晚年学画
中学毕业那年,周朝进曾去报考过美院,却非画技不好之因而落榜,转而学医。此后数十年,他潜心行医,对画画的爱好只珍藏于心。
近年开始学画画,缘自偶然。
五年前,有南京友人告诉周朝进,说在网上看到了他的画作。他大吃一惊,一搜寻,果然在北京盛世收藏网,有他早年所作写意雁荡册页四帧在拍卖,每幅起拍价4000元。他努力回忆,才想起一段往事。
1983年,周朝进结识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林乾良教授,林教授爱好收藏,得知周朝进喜欢画画,就请他画了12幅作品。一晃多年过去了,周朝进也没把此事记在心上。
前几年,林教授把一些藏品放到网上拍卖,其中便有周朝进的作品。早年随意画的画,竟然能正儿八经地出售,而且业内好评多多,周朝进意外又有些惊喜。已届古稀的他,那个少年的丹青梦,经此激发,便心中痒痒,不能自已,遂重新捡拾纸墨,肆意涂鸦。
2011年8月,周朝进参观了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在温州博物馆隆重举办的《徐堇侯先生书画作品展》后,更是激动不已,心想,向先生学习,自己也必须学画画。此后便耕耘不辍,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已在几年前退休,但周朝进一直被市中医院返聘坐诊,每天门诊看的病人都超过一百人。然而,对画画的痴迷,让他晚上回到家就拿起笔画。周末更是沉醉在画画中,经常一画就是一整天,连饭也忘了吃。
5年里,周朝进皆为自学,画了山水、花鸟、人物画200多幅。他偏爱画莲,因其出淤泥而不染之清新脱俗品性,也因吻合他心中的人生理想境界,还因可以自由发挥,不拘一格。
2003年,其书法作品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书画展”优秀奖;2012年,其书法、国画作品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收藏。2015年书法、国画作品获第三届“浙江省统战系统廉政书画作品展”优秀奖。
画外有画
周朝进的画,给人的感觉是,做到了画里有情,画外有画,情景交融,画出真性情来了。
花鸟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各代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形式、不同的形式美感,这种画面形式感包括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内在精神是作者内心感受的凝集,外在形式则体现在构图和色彩的表现上。周朝进作的现代花鸟画用更加强烈的外在形式表达内心敏感炽热的情怀,与观者交流。而中国花鸟画创作的最高境界是情趣美 ,画花鸟最难也在于是否画出情趣。这一点周朝进先生的画作做到了。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中国画的传统观念,使写意的画风流传千年而不衰,这种审美指向,引导中国画进入高级的诗性境界。周朝进先生于诗、书、画、印无不知晓,传统的书画诗词给予了他绘画艺术上的滋养,也难怪他的作品流露出一股浓浓的诗意,大气中不乏诗性的细腻体验,传递出旺盛的生命激情,观之令人心旌神摇。
就书法而言,周朝进先生经数十年临池,初由颜欧入手,继以秦篆强其骨,二王丰其神,再返入黄山谷、米南宫,花甲后又入殷甲周金。进而融入个性,铸成沉雄倜傥、风神磊落的书风。笔法圆健,字势飞动,寄古雅于豪放之中,行遒劲于流美之内。
苏轼在评价王维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用来周朝进先生的画作同样是恰如其分。品读其《雄姿映丹霞》一画,无疑是一篇非常抒情的丹青诗章。那如霞似水的笔触令读者的思绪顺延着其笔端尽情地展开至画外,若非常年浸淫诗书、徜徉水墨的画家绝不会有如此朦胧般地想象力和简约的形象创造力,足以想见其作画之时如椽大笔酣畅挥洒之情势。
中国画 周朝进 作
经得起看的就是好字画
——名家点评周朝进书画
项宏志(乐清市社科联名誉主席、书法评论家):
周朝进先生对古文字的书写颇有特长,他的作品,体现了甲骨文书写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并且注重了创作主观意思的表达。其七言联的作品就是一例,他用字体结构造型的变化和用笔奔放自如,来表达书者对该联自身含义的认识,体现了书体的形态语言,是一幅较好的书法作品。
其次,周先生的古文字临书作品,是金文临散氏盘四条屏,有神形兼备之感。金文的书写要求突出浓郁的金石味,这个味主要表现在它的古拙和坚实,古拙在用笔上,坚实在结构上。古拙主要体现在以中锋为主,运笔速度缓慢,用墨比较深沉,线条扎实,形成浑厚而深沉,笨拙而苍老的视觉特点。坚实主要体现在结构上,即结构又突出在线条的结点上,正如金石中的线条交叉点上的硬角崩剥后形成的圆弧角,圆弧角取代了硬角(清角),这不但增强了它的金石味,更是在结构上用物理学概念来理解,就是消除或减少了应力的集中,增强了结构上的承受力,即坚实度。周先生在临书时也较好的体现了上述金文书写的要求和审美观点。
周先生书写的鸟虫纂作品在平时书展中很少见到。鸟虫纂书体是先秦纂书的变体,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艺术字体,是用象形与会意相结合来做字体造型依据的一种书体,是把书法基本线条与文字特殊造型相结合。
林晓林(乐清市文联副主席、乐清市书法协会主席):
周朝进医师这次的书画作品展是他中医和传统文化修养的展示。让我认识到他的书法作品取法非常高,其中有多副甲骨文对联。又有临周朝青铜器散氏盘作品,厚拙自然,圆静安详。而他的行书轻松而沉着,出法度而又野趣。
我观古代有名医师,医术高明,写的医方,页面整洁,书法水平也很好,是修养的体现,与现代展览观念不同,现在能保存下来的,常在拍卖行出现,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欣赏。
周医师喜欢传统,在医余潜心书画,既是少年时的一种情怀和乐趣,又是传统医学和文化的融合。能陶冶性情,以书会友,启示后人。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医,关注传统文化艺术,关注传统精神。
倪朔野(著名书画家):
周朝进的书画,得益于他中医职业的国学功底。
我在编辑周朝进书画集的过程中,发现他诗、书、画、印皆能。他画兰、画荷、画梅花、画竹子,还画紫藤、美人蕉等,几乎无所不画。连一些很难表现的题材都画,如桂花,熏衣草。他画桂花题诗云:“万点珠英飘拂时,轻芳阵阵沁心脾。天香金粟月中落,知是吴刚斫玉枝。”他画风竹,高风亮节,以物托情:“青青世界寄平生”。他画动物也颇具笔墨功夫,画苍鹰以远瞻,寄托自己的情怀;画松鼠林间觅食,那活灵活现的神态,煞是可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画鸡冠花下的鸡雏,用淡墨数笔画出鸡雏之结构,笔墨生动,毫无板滞之感。
他行医之余,喜游名山大川,以开阔胸襟,所到之处皆留有笔墨,如黄山揽胜,山居听泉,山乡梯田等。他画人物,以诗经中的淑女为题材,重在突出人物的神韵,衣纹的处理以白描勾勒为主施以淡彩,给人以轻盈飘洒的美感。
他对甲骨文书法情有独钟,在他创作的甲骨文书法作品中,能品读到他对甲骨文文字的理解。其甲骨文书法作品,线条起止有度,转折恰当,长短结合,粗细相间,结构生动。此外他还对金文、行草书也有很深的造诣。
林宣文(著名画家):
周朝进先生的书画,风骨高洁,拙中藏巧;情融景中,意在画外;很自然,真性情。
周朝进先生诗书画印,人物,山水,花鸟,动物一应俱全,大多专业职业书画家也难能做到。
他不但笔墨技艺老练到位,更可贵的是所有作品都能给读者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在精神。他讲究格调和灵性,注重艺术本体趣味、气象和境界,通过“游于艺”这一方式,而使人格得以升华,心灵得以陶冶,这是明清文人画一个重要的传统。朝进兄在他的作品中对这一传统传承得淋漓尽致,他又注重厚实而有变化,升格人的内在精神气质为目的的现实意义。
朝进兄在短短的几年中,挤时偷空,自娱自乐,寻找晚年的自由,将书画艺术创作成为休养生息的主要内容,也是值得提倡和弘扬。
书画艺术有品位高低之分,凡耐看、经得起时空检验的就是佳作。
周明心(著名画家):
朝进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很有诗性。朝进兄几十年来读书不倦钻研国学和诗词,文学积淀融合进书画作品,所以作品有诗性、有内涵、有回味。
朝进兄为人谦和宽厚提升了书画作品的品位。中国画是最人性化的,因为它有两大功能:“养心修身之术,知世悟道之功”,只有把自己提升为有文化的、有境界感、有操守的人才能进入中国画,因而中国画对画家要求“人”“文”双修。潘天寿大师说得好,中国画在解决造型、图式、理法等基本问题之后最终艺术成就的高下是文化、是学问、是修养。
朝进兄书法功底扎实,作画善以书法用笔,他笔性好、悟性高、所以他的作品不俗有文人气。在画册中我看好很多带有稚趣的佳构,很多用笔看似不经意,却是用心而为之。我赞赏这不加修饰的淳厚和自然流露的稚趣,这一切又都构成了充满诗意的画面。
(汤琴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