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兴 日前,叶升龙先生的学术论著《探索传神论——破解绘画难题》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升龙先生是中国书画名家。毕业于国立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画系本科,师从潘天寿、黄宾虹、吴茀之、高冠华几位国画大家,原系全国美协杭州分会会员(1954年),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他从小立志绘画事业,虽经历坎坷,但对事业仍然不离不弃,坚忍不拔地终身致力于国画创作和画论研究。即使已是耄耊之年,他依然笔耕不辍,以坚强的毅力克服目疾困扰,完成了这部历经60年潜心研究和实践考证的学术论著。 《探索传神论——破解绘画难题》,全书分典型论、意境论、变形论、语言文字艺术论四章,并附发掘祖国中国画典型论遗产与对“三要素”的研讨,就“当代中国画面临十大问题”谈谈认识,绘画艺术的前途——谈谈徐悲鸿先生的画及拜读《高冠华画集》谈谈认识等文章,全书25万字。作者在“典型论”和“意境论”章节中,对绘画“三要素”作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不论“典型论”作品或“意境论”作品,都必须具有“三要素”,即环境、主体、对象,不可缺一。并认为“三要素”人物画论就是按照人物实际生活情节的固有尺度去认识,从而也才能正确、真实地反映人的精神面貌、道德风范及行为意义。同样,风景画等画作,只有具备“三要素”,才能将现实生活中善恶美丑,通过画面的景和物,既含蓄又主动,且富有哲理地表现出来。作者在“变形论”及“语言文字艺术论”中,就绘画艺术形式和诗画结合对绘画创作所起的作用进行充分论述。 艺术的真谛,全在于以形传神,神形兼备。绘画传神理论的探索,作者基于人物画衰落、中西绘画改革取向的模糊及混乱,也基于致力绘画事业的责任担当。他一直认为,我们的国画不能仅以传统的山水画、花鸟画为人民大众所欣赏,还应创作记录历史事件、表现现实生活、描绘建设成就和反映各条战线先进代表人物形象的新国画,来陶冶、鼓舞、激励人民大众,推动社会进步。绘画传神理论的探索,其目的旨在改革绘画(含国画),要把原绘画改变为人民大众雅俗共赏的人民性绘画,并期求建立崭新的绘画论(基础理论)。 绘画传神理论的认知,一是源于作者长期的学习探索。他深入学习研究中西美术史、美学,学习研究不同艺术门类的共性,涉猎人文科学的多门学科,学习研究大画家顾恺之的绘画理论,联系哲学家费尔巴哈、恩格斯及诗人歌德等理论及有关论述,博采众长,取其合理内核,与绘画理论糅合起来。从作者留存的20多本厚厚的学习笔记和该书四章中的195条注释中,可见其学习探索的广度和深度。二是源于其国画创作实践。作者在国画创作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深入现实生活进行揣摩、思考和探索,在完成画作的同时,也获得了理论感悟,从而逐渐形成绘画传神理论认识的基础。作者在其绘画传神理论指导下创作的新国画,不论是1993年在杭州举办的“叶升龙新国画探索展”,还是2008年出版的《升龙叶叶红国画选集——画外画》,均得到行家、学者和广大书画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和赞赏。实际上,这些画作正是从各个层面为该著作的论述作了形象的诠释。 《探索传神论——破解绘画难题》一书,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澄清曾被曲解、误导的理论,详细阐述自己的画论观点,破解绘画难题,以求建立正确的绘画理论。它是一本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见解新奇、意义深远的好书,绘画爱好者、文艺界尤其画论界人士值得一读。 《探索传神论》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