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④
■记者 徐琴微
2月18日上午,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展委员视察活动,与会人员视察了市图书馆、文化馆新馆。“高大上”的新馆,让委员们眼前一亮,他们对图书馆新馆呈现出的人性化、智能化和多元化纷纷点赞,引发出一场对本土文化建设的讨论。
文体场馆纷纷投用
增强社会事业的普惠性,让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是我市“十三五”期间创造全面小康新生活努力追求的方向。
近年来,周昌谷艺术馆、新体育中心等相继投用。新体育中心加快商业化运营,承办了一批高等级体育赛事。2016年初,新图书馆和文化馆开馆。
市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实行免费服务,增加了24小时自助书房、自助办证、书吧等“高大上”配置,每周对外开放72小时,为各类读者提供书刊借阅、信息检索、展览讲座、公益培训及各类读书交流活动。
市图书馆副馆长林回清说:“1月30日试开馆以来20多天,到馆人数已超2.6万人。新年新馆,活动密集,到2月底,图书馆的各类文化活动超过80场。”
“文化馆新馆比老馆面积大了10倍,琴房、练声房、小剧场、录音棚、舞蹈排练厅、文化展厅等各类功能房一应俱全。”新馆建成投用,如何发挥更大效用,成了市政协委员、文化馆馆长林丹今年最操心的事。
“公益课堂很受市民欢迎,今年已排了30期。推出各种门类的免费文化艺术培训,还提供自主点单服务,市民有15个人以上有意向要求服务的课程,我们就想方设法开出公益课。”林丹说。
为了更好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民间团体进行文艺创作,为市民提供排练、学习场所等,市文化馆搬入新馆后,增设了阵地办公室,第一个搬入新馆的就是这个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市政府2016年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文化体育工程被列为第六大工程。今年将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全年送戏240场,送书15000册,送电影8000场以上。建成博物馆,实现文化综合体投入使用。新建82个村民中心、改建26个村民中心,实现80%以上村民中心有相关部门的服务进入。新增农村文化礼堂25个。更新农村健身苑50个,新建农村篮球场25个。新增5所规范化母亲学堂。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蝴蝶文创小镇2016年将加快完成基础工程。加快后横“艺雕小镇”创建,启动虹桥万清堂木雕馆、“宋湖文化村”连片工程建设,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乐清特色要鲜明起来
人大代表张俊生告诉记者一件尴尬事:曾经有一个外地朋友造访乐清,想拍一张能体现乐清特色的照片,尽管乐清高楼林立,近年来,公园绿地也新增了不少,但环顾四周,能定格一处,一眼就看出是乐音清扬的乐清城,还真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
去年底,张俊生到过江西省东乡县,那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故乡,广场上就有大型的王安石雕像,让他印象深刻。
“乐清是个千年古县,文化底蕴深厚,但物化的东西太少。”张俊生在今年两会上建议,要在城市建设中体现更多的文化元素,在街心公园、广场等处添置一些具有浓郁乐清地方特色的城市小品、雕塑等,“可以是反映乐清传统民俗的,如捣年糕、划首饰龙等,或体现乐清精神的,如呈现乐清历史文化名人王十朋、章纶等的读书写作状态等。”
政协委员王志益、郑春桥建议做好山河海文章,突出乐清人文精神。清和公园建设要围绕乐清“山、河、海、城”的城市特色,营造湿地景观,提升滨海城市乐清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及城市品位的发展理念。体现乐清元素,建议多栽种些樟树(市树),并建设富有特色的月季(市花)园。
漫长的历史孕育出了乐清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乐清细纹刻纸、乐清黄杨木雕、乐清龙档、乐清蓝夹缬、乐清首饰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闻名遐迩。政协委员吴尧辉、倪洁建议由政府牵头、协调,由主管部门规划建设大师艺术园,利用艺术园开展各式各样非遗主题活动,弘扬乐清特色文化。
潘慕华等委员建议扩大现有非遗馆场地面积,增加表演动态展示区、互动区、传承人活动区等。同时充分利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节庆活动为平台,组织展示和演出活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习所。
留住乐清文化根脉
古村落、古民居、古道、古街等,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它们是乐清文化的现存根脉。
市区北大街是我市现存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街区。人大代表、乐成街道北城社区主任林希平家住北大街附近。今年,她提出了《关于加大力度对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议案》。
“提了好多年,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将启动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和开发工程,努力打造特色街区,我很高兴,终于有行动了。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说要启动南门片改造和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工程,改善旧城人居环境,我又激动了一回。”林希平希望能快一点,建议市政府加大力度把北大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有声有色启动起来,改造成乐成旅游商业步行街。
我市文化遗存众多,共有各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371处,其中涉及私产的192处。为有效保护我市文化遗产,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创建,顺利完成“六城联创”,政协委员李振南建议市政府牵头,尽快开展私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居住置换政策专题调研,出台私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居住置换细则。
政协委员蔡旭龙担忧,若放任古村落古民居消亡,不仅使乐清失去原有传统魅力,还会让我们失去历史记忆。因此,蔡旭龙联合其他政协委员建议市政府对现有古村落进行梳理,编制全市古村落保护和发展总体规划,出台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政策,建立古建筑保护专家组,保护延续古村落风貌。
乐清的古道源远流长。林业部门2015年普查显示:乐清现存46条保存较为完整、生态环境良好、景观优美,并且有一定历史文化背景和开发价值的古道,其中重点古道27条。王佩娟等委员建议编制古道保护整修详细规划,因地制宜打造古道旅游精品线路,多措并举加强古道线路的宣传推介,形成部门联动机制推动统筹开发。
代表委员热议本土文化建设
乐清发展如何烙上文化印记?
市图书馆文化馆新馆。 记者 刘言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