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汤琴 正月里,和亲朋好友聚会时,12岁的刘与点常常即兴唱上一段越剧《我家有个小九妹》,有板有眼,婉转动听,赢得满堂喝彩。这让她非常开心,数着手指盼着她参学的戏曲班早点开学。 6个学员的少儿戏曲班 与刘与点一起学戏的还有5名女孩子,她们所在的乐清蕾丝舞蹈艺术学校戏曲班,是乐清唯一教少儿戏曲的地方。开办一年多,主要教越剧,虽然才招到6 名学员,但这些孩子学得像模像样。 温师附校六年级学生刘与点在“蕾丝”学了多年舞蹈。那天课间,她听到隔壁教室里传出“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就跑到门口,悄悄往里看,只见好几个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女孩子,穿着粉色的排练服,甩着长长的水袖,入神地跟着老师学着一招一式,那样子实在太美了,她简直看呆了!放学了,妈妈来接她时,她就提出要求:学戏曲。 妈妈以为她图新鲜,也就让她去试试。结果,上了两堂课后,刘与点真入迷了,不但上课极其认真,回到家老是嘴里哼着,看电视专找戏曲片,越剧《红楼梦》、京剧《徐九经升官记》等,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了还在那里想,这本戏里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个人物为什么有这样的行为……她把想法讲给家人听,让父母大大吃惊,原来接触戏曲还能让孩子学到这么多东西。 刘与点说,学戏很有意思,她想一直学下去,她的梦想是唱小生。 乐清市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施欣彤虽然才8岁,但也已学了2个学期的越剧。她有唱歌基础,妈妈刚开始还以为她会学起来很方便。学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学戏讲究的是全面和细腻,唱念做打,眼神面容,举手投足,都要到位,所以进展就特别慢。每次上课老师要细抠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唱腔,要她做到精益求精时,真的特别累。从小就喜欢瓯剧的妈妈,很支持女儿学下去。 教孩子们学戏的老师是乐清市戏曲传承和发展中心的花旦麻美燕。她上课时,不但教唱腔动作,还讲戏的内容和情感。她说,6岁至12岁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学戏是好时机。虽然平时自身演出任务挺忙,但麻美燕教得一丝不苟。有一个学员是后来插班进来的,怕她进度跟不上,别人休息时,麻美燕就给她开小灶, 帮助她赶上来。 师长的熏陶影响大 除了这几名孩子正儿八经地学戏,我市还有一些孩子也在学戏。13岁的麦子曾和朋友结伴跟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花旦周妙利学过一段时间越剧。麦子刚学会唱《我家有个小九妹》时,在家里喜欢哼哼唱唱。被她妈妈听到了,妈妈说:“我给你示范一遍。”然后就让麦子跟着学。到了晚上,她爸爸回家了,兴致勃勃地说:“来,爸爸给你唱一遍。”周六,奶奶来看她,听说她在学戏,酷爱越剧的奶奶很高兴,说:“奶奶教你唱!”过了几天,放学后被妈妈接到单位,一听她在学戏,妈妈的一位同事热情地说:“阿姨唱给你听,学着点啊。”没等阿姨唱完,麦子叫起来,说:“为什么你们每个人唱的都不一样啊,我要学谁的啊!”最后当然是赶紧回到周妙利老师那里,把被那几位“业余大师”引导歪掉的给纠正回来。 去年秋天,在乐成公立寄宿学校“阳光周末·戏曲进校园”活动中,李佳锦和戴于恬两名小朋友上台表演《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让人眼前一亮。演贾宝玉的李佳锦才9岁,演林黛玉的戴于恬10岁,都是丹霞路小学五(4)班学生。那次活动的组织者戴志敏老师和李晓丽老师和李佳锦早一个月前开玩笑,说到时请她上去也表演一段,平时就爱唱歌的李佳锦跃跃欲试,满口答应了,还找来了同样爱唱歌的同学戴于恬搭档。毕竟越剧的唱腔和平时唱歌不一样,李晓丽老师就为她们选择了难度较小、容易学唱的《红楼梦》经典唱段。 但是李佳锦和戴于恬在自行听录音学习后,一度失去信心,觉得自己学不会。李晓丽老师鼓励她们要再多听唱段录音,还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为她们指导咬字、唱腔……又联系了市青年越剧协会的刘微娟、夏海兰等为她们指导身段动作。两孩子还约定,每天回家都让妈妈监督练习。 结果那天她们一上台,俊美的扮相、传神的唱腔、精准的动作博得了阵阵喝彩。舞台上虽只有短短的两分钟,但李佳锦和戴于恬却深深喜欢上了越剧。 那天活动的互动环节中,公立学校很多同学涌上舞台学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体验越剧的魅力,现场气氛非常活跃。一些初中生纷纷表示,越剧蕴藏着无尽的美与享受,令人如痴如醉,以后要多接触戏曲。初三(23)班的郑田心还说,舞台上美丽典雅的服装,悦耳动听的配乐,生动传神的表演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有些唱词听不懂,但亦听得津津有味。 近几年来,乐清的业余戏迷社发展得又快又热闹,从公园到文化礼堂,从北白象镇到仙溪镇,时常能见到戏迷们在吹拉弹唱,自娱自乐,甚至登上各种舞台。戏迷的年龄层也越来越丰富,大到六七十岁,小到二十来岁。然而,小孩子学戏唱戏的却不多。正是针对这个空白点,“蕾丝”的负责人徐冰梦才创办了乐清第一个少儿戏曲班,虽然办一个只有6个学员的班,是要倒贴不少钱的,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她认为,少年儿童学习传统戏曲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的确,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传承传统文化角度、从对人的思想教育角度,还是从提高大众审美艺术角度,青少年都有必要了解中国戏曲艺术、关注戏曲艺术、欣赏戏曲艺术。由此,全国各地纷纷兴起戏曲进校园热潮。 当然,要想让孩子喜欢戏曲,首先得让孩子接触戏曲。没有了解,又何来喜欢? 学戏的娃娃 孩子们在学戏。黄一牙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