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开局之年”看两会
3  4  
开启“十三五”征程 收官“十二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16年2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开启“十三五”征程 收官“十二五”
2016-02-20

    天气

    J

    iefang

    2015年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楠溪江引供水等一批民生工程建成投用

    十大民生实事兑现承诺

    安全生产三项指标、刑事发案总量持续下降等

    开启“十三五”征程

    收官“十二五”

    过去五年,我们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乐清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县域治理模式再造的创新期。

    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五市六城”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地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确保2017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实现“四翻番”目标,着力打造中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当好温州“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的排头兵,建设富裕、文明、美丽、现代的港湾都市区。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1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6万元,年均增速分别保持在8%和7.1%左右

    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达到8%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90亿元左右,年均增速保持在7%左右

    限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80亿元左右,年均增速在12%以上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7亿元左右,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

    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

    使乐清综合实力更强、创新能力更优、城市能级更高、民生福祉更好、生态环境更美、体制机制更活,继续走在全省各县(市、区)前列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78亿元

    同比增长10.3%,年均增长13.7%

    乐成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柳白新区规划建设实质性启动。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扎实推进,完成安置房建设6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有序推进,环保产业园投入运行

    成功列入全国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市、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扩面试点县市,柳市小城市培育试点扎实推进

    企业直接融资达195.79亿元

    乐清湾港区水陆域开放获批,一期南区正式开港

    实际利用外资2.18亿美元,浙(乐)商回归到位资金239.5亿元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

    城市建设开创新格局

    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民生改善达到新水平

    发展

    指导思想

    坚持五大

    发展理念

    发展

    主要目标

    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开放发展

    共享发展

    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列为首位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一是把平台创新作为主要支撑。重点围绕四大国家级战略平台、省级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两个分区和七个特色小镇,统筹推进一批龙头企业产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园、现代物流园、电商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布局。

    二是把产业创新作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一六五”产业发展计划,全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著名的现代电气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七大产业总产值5000亿元以上。

    三是把科技创新作为关键举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0%以上。

    四是把体制创新作为有效保障。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扩面试点工作。加快打造全省审批最快、服务最优县市。再造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山海统筹,在协调发展中拓展空间,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后劲,全力打造温州大都市区北翼美丽副中心。

    一是促进空间布局优质化。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多规合一”,不断优化市域空间结构。按照南“城”北“游”的市域功能分区,南部次区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北部次区域发展以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生态旅游经济。

    二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形成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超百万的“一心两翼”现代化中心城市。加快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努力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

    三是促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快构建互联互通、供给高端、系统有效、安全生态的基础设施网络。

    围绕建设“美丽乐清”目标,深入实施生态化战略,统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环境绿、生活富、城乡美的有机统一。

    一是持续推进环境治理。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和省“无违建”县(市)。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打造全业态旅游新模式。

    三是强化资源利用管理。

    深度谋划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挥乐清湾港区、公铁海空联运优势,加快提升开发平台能级,积极融入全省国际商贸物流枢纽建设,更好地实现开放发展。

    一是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全力打造省内亿吨级综合性大港和浙南闽东北地区水公铁联运国际物流枢纽,成为温州迈进“东海时代”的核心增长极。

    二是提升开放经济水平。

    三是提升区域协作层次。

    突出体现全面和更高水平两大小康社会特征,在“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基础上,补齐补足公共产品供给的“短板”,构建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的格局。

    一是增强社会事业的普惠性。

    二是增强社会保障的兜底性。

    三是增强社会治理的基础性。

    崇尚创新,构筑经济转型新动力

    1

    2

    注重协调,开创城乡一体新格局

    推进共享,创造全面小康新生活

    5

    4

    厚植开放,打造区域合作新高地

    倡导绿色,树立生态文明新标杆

    3

    主要河流水质有较大改善

    拆除违法建筑1421万平方米,完成“三改”面积1560万平方米

    建成污水收集管网1401.76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新增绿化面积6.62万亩,成功创建省森林城市

    66%

    城市化水平达

    同比增长8.6%

    年均增长8.3%

    其中工业增加值

    361.08亿元

    同比增长6.2%

    年均增长6.5%

    766.82亿元

    主要经济指标总额

    居温州市第一的有8项

    增幅大多数高出

    温州市平均值

    城

    农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6352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891元

    同比增长8.8%,年均增长9.85%

    同比增长9.8%,年均增长10.87%

    限上固定资产投资555.15亿元

    同比增长14.3%,年均增长35.6%

    财政总收入124.08亿元

    同比增长7.7%,年均增长12.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15亿元

    同比增长7.5%,年均增长13.3%

    ■记者 郑瀚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整理

    杨葳 制图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7.46%

    建成高标准农田14.5万亩,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铁皮石斛成为温台地区首个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集群

    三产占比达

    46.4%

    年均提高

    1.9个百分点

    省级工业强市综合评价考核居全省第五,建成3个小微园,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070家、超亿元企业204家,电气产业成为温台地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创成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低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3家,成为全省首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

    新增“个转企”5755家、“小升规”1100家、“规转股”28家、上市企业3家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开局之年”看两会 00004 开启“十三五”征程 收官“十二五” 2016-2-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