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员 张全 从头到尾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对报告的谋篇布局产生了兴趣。 政府工作报告难写,逢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接年就更难,既要兼顾上五年与下五年,又要兼顾上年与这年。但文字没有重点,那就不成文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较好地处理了这两个关系。在承前与启后的关系上,着重于启后,对“十二五”回顾和2015年工作用了8页,而“十三五”规划和2016年用了近19页的篇幅。在五年与一年的表述上,五年侧重于全面表述、宏观理念,而一年则侧重于项目、工程、做法等具体内容,所以虽然整个报告内容纷繁,却错落有致,浑然一体。 政府工作报告要让人感觉务实不虚,又能提振精气神,文字表达颇有讲究。这个报告,用词特别注重首句概括句的表达,如“不遗余力惠民生”、“全力推进项目攻坚”。而“普惠性”、“兜底性”、“高能级”等时尚词语在文中随时可见,报告因此显得与时俱进。 惟一感到遗憾的是报告太全面,事无巨细悉数提到,“全能政府”名不虚传。看来要花很大力气才能实现“小政府、大社会”,那样市长作报告也轻松些。 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观察 两会走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