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益和)猴年新春,北白象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城田走马灯、西漳首饰龙、莲池头大龙灯、群众文艺展演等众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春主题活动轮番登场,营造了浓浓的年味,为百姓送上了新年的祝福与喜悦。 城田村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八,在各村巡回跑马灯,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前天下午,城田文化礼堂的走马灯活动第一站来到罗格朗集团,现场,铿锵的锣鼓伴随优美的旋律,马灯这种延续千年的民间舞蹈绽放出迷人的光彩。在老人的指挥下,21名10-15岁的少年儿童身穿戏服,通过“五花”走法表演戏曲。其中十余名少年的戏服上挂着用竹子和布料制成的马模型,少年左手抓马头绳,右手握马鞭,双腿模仿马步行进,按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 据介绍,北宋时期,城田村就开始表演走马灯。马灯表演由民间自发组演,原先主要人物为三国期间的刘、关、张等。后来,杨家将故事家喻户晓,马灯所表演的人物增加了杨家将中的一些人物。 在莲池头村的田间地头,近日,处处可闻迎接大龙灯的鞭炮声,傍晚时分,大龙灯的圆灯仪式更是精彩纷呈。莲池头村的大龙灯是极具当地传统特色的民间活动。数十名壮汉舞着一条红绿相间的巨龙,龙首由百余张龙凤图像的刻纸组成,意为龙凤呈祥,其间镶有一个巨大的红灯笼,远远望去犹如神采奕奕的龙眼。 在巨龙前面,百余人舞着一条200余米长的板凳龙为其开路。巨龙腾云吞雾,气势磅礴,千余名闻讯赶来的群众追随巨龙欢呼雀跃。据悉,莲池头村的划大龙灯习俗已有数百年历史,每三年都会组织一次。该村老人介绍,划大龙灯的传统寓意祈求招财进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该村今年所划大龙灯长约14米、高6米,由五六十余名村民花了七天时间制作完成。 在北白象西漳社区,连日来巡游着首饰龙,惟妙惟肖的古今人物玩偶在船型龙灯上手舞足蹈,上演着一幕幕古装大戏,妙趣横生。四层楼阁设计的首饰龙,仔细看就是由若干个小戏台组成的大戏台,里面“住”满了好几百号形态各异的人物,这也是首饰龙与其他龙灯最大的区别。这些人物造型大都取材于古代戏曲,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白娘子》《封神榜》等。其中,还有水车、犁田、纺纱织布、磨豆腐、做年糕等会动的机具模型,寓意着36个行业。据介绍,北白象首饰龙已传承了400多年。 北白象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民俗活动经过历代民间艺人不断加工,表演形式日益精湛,以其古老的吴越民俗遗存、浓郁的海洋文化气息和鲜明的商贸文化特色,展现了北白象深厚的文化底蕴。 走马灯。通讯员 赵欣欣 摄 划大龙灯。通讯员 陈尚云 摄 传承吴越遗风 延续千年精彩 北白象新春民俗活动好戏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