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甜甜 通讯员 何旖旎 春节前,市卫生监督所对全市游泳场所、足浴沐浴场所开展节前抽检,并公布了检查结果,为市民假期前往这些场所提供参考。 公共场所卫生事关民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据统计,乐清共有沐浴、游泳、住宿、美容美发等公共场所1800余家,监督覆盖率及违法查处率均达100%。去年,市卫生监督所科学技术和日常监督相结合,对游泳场所、美容场所、足浴场所等有序开展“333治理行动”。同时,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采取多措施、多手段,全面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去年,市卫生监督所共立案查处28起,累计受理各类信访投诉举报7起,已全部办结。卫生行政窗口累计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623件、举办从业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150期,培训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8000人。 落实整改 推进公共场所监管 去年,市卫生监督所突破常规的监管模式,借助科学技术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查找问题的原因,及时解决问题,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为增强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市卫生监督所加强对卫生监督员进行检测规范系统培训,既可保证卫生监督员的规范采样,又可督促检测机构规范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公共场所执法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对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2015年,卫生监督员对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卫生监督例行检查,主要对机构的人员资格、资质认证项目、实验室质控等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确保检验数据准确性和科学性。 为更好发挥卫生监督专业水平,保证卫生执法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市卫生监督所借助现场检测仪器和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卫生监督抽检工作,每年定期对全部现场检测仪器进行计量检定。去年,先后完成了对住宿、足浴、美容美发、商场、体育场馆、影剧院、游艺厅、歌舞厅、候车室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抽检。 市卫生监督所及时分批借助乐清日报、健康乐清微信平台等媒体向社会公示检测结果,保障群众的卫生知情权,鼓励群众参与监督,督促经营单位及时整改落实。同时,对监测不合格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相应的处罚。 分类监管 督促行业规范经营 市卫生监督所对一般公共场所主要采取日常监管与指导为主,对重点公共场所采取管深、管细、管具体的方式,重点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效的公共场所健康合格证明;是否公示有效的空气质量和顾客用品、用具的检测报告;消毒、保洁设施是否正常使用,是否规范操作;是否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员;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等。 针对重点公共场所的监管,紧抓消毒等重点环节。市卫生监督所根据场所类别制定详细的消毒规程,制作宣传展板并上墙,在监督执法的过程中逐项为公共场所进行指导,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及时做好公共场所监控处置工作。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不合格的,要求及时调离,并做好跟踪落实。对监测不合格的单位,针对报告内容及时整理和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督促和指导经营单位做好整改落实工作,确保公共场所规范经营。 五措并举 推动创国卫工作 去年,市卫生监督所对建成区范围内的公共场所进行地毯式排摸,通过整理和分析,发现公共场所“四小”行业持证率低是创卫工作的一大难点。为提高持证率,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分析,及时查找原因,推出了五项便民举施。 由财政拨款,委托第三方,免费为四小行业提供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及空气检测服务。免费提供美容美发场所的“三箱”,即美容美发工具专用消毒箱、皮肤病人工具箱、毛巾消毒箱。免费提供配置消毒液的量杯和量桶,并提供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规程。免费提供公共场所信息公示牌、禁烟标识、卫生管理台账。帮助行政相对人填写办证资料和业务指导。 五项举措的推出,使“四小”行业办证率明显提高,持证率从原来的65%上升到93%,对推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起到了积极作用。 落实整改 分类监管 五措并举 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管 扫码关注“健康乐清” 掌握更多卫生计生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