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闹新春 北白象芙蓉开展宣传活动 ■记者 王常权 董露露 春节期间,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和民俗活动轮番上演,大家在欢度假期的同时,也享受到一场文化盛宴。为了宣传乐清本地非遗文化,乐清各地开展了相关活动。 非遗知识巡展 近期,北白象镇特意制作了部分非遗展板,在北白象镇大院门口及各村文化礼堂陆续展出。此次展览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焕发传统文化生命活力,进而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助力乐清“五市六城”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北白象经济、社会发展。 据悉,北白象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北白象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产中,创造和积淀了大量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北白象历史厚重多彩的文化信息。北白象镇在2008年开展了一次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调查近350项,其中立项212项。目前,北白象镇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细纹刻纸、首饰龙制作技艺)2项,省级名录项目3项,温州市级名录项目10项,乐清市级名录项目5项;东才村林邦栋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顺奎、黄永良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小学生学唱山歌 2月16日下午,芙蓉镇“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活动在芙蓉镇第一小学开幕。 当天,芙蓉镇第一小学合唱队在非遗传承人吴全伦的带领下演唱了山歌《对鸟》。非遗传承人李立明现场给大家演唱了《芙蓉抛歌》,曲调高昂而悠长。 芙蓉山歌是芙蓉人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的缩影,展现了农民在田间劳作或山上放牛、下海行船时的乡土风貌,依靠口口相传。芙蓉镇文化站站长卢建国说,芙蓉当地的民歌如《对鸟》已经在省内远近闻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却只有老人才听得懂、会哼唱,面临着严重的断代现状。选择小学作为试点,主要是学生年龄小、学得快,并且学会后会回家唱给老人听,会有反馈。这次非遗进校园首先引进芙蓉当地的民歌,推广好的话会选择乐清市其他的非遗项目。 芙蓉镇携手李立明、吴全伦,到校园宣传非遗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了青少年儿童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同时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内容,为学校的乡土文化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过路居民驻足观看。通讯员 赵欣欣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