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塑是“春泥计划”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当天下午,学校特地从村里借来了石臼、石锤,在操场上搭起了棚子,并请来了村里经验丰富的老人现场捣米粉,捏造型,孩子们围了里三圈外三圈。 “听说要给学生们捣米粉,我们昨天就开始准备了。”老人卢岳锋说,“这些手艺我们小的时候都会,应该让现在的孩子传承下去。” 拿着捣好的粉团,师生们有的学着老人的手法揉捏着,有的发挥想象做出了兔子、小鸟、玫瑰花等各式各样的作品。 “老师,先剪出最外面的轮廓对吗……”在剪窗花的教室里,带队教师张献兰正在教同学们剪纸。“我特地从乐清公益广场学习了剪猴子,教学生们剪窗花一来是贺岁,二来是一起感受传统手艺。”张献兰说。 在“巧用雪糕棒”教室里,学生们拿着上了色的雪糕棒,拼装出了笔筒、房子、椅子等不同的立体作品。“我跟周佳怡一起合作搭房子。”林勤雅说,“她让我们的房子变得更有特色,相互合作让我们都玩得很开心。” 带队教师赵梦梦说:“孩子们的想象力极其丰富,他们三五人一组,用一根根雪糕棒搭出了各式各样的作品,构思巧妙又不失美观。同时,旧物利用体现环保理念,很有意义。” 对小学生来说,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张慧玲老师带队的显微镜体验课让同学个个都面带惊喜。“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引导孩子们向科学世界迈近一步。”张慧玲说。 各个教室里传来的不仅仅有孩子们的笑声,还有浓浓的年味。“此次活动意在追寻传统、传承民俗,让未成年人把这些珍贵的财富传承下去。”学校副校长卢信坚说。 ■李张侃 文 黄瀚 摄 柳市十小寒假“春泥计划” 感知民俗 品味年味 抡起锤子捣白米。 慢工细活剪窗花。 动手来做饺子宴。 春节前夕,柳市十小的寒假“春泥计划”通过包饺子、剪纸、米塑等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和旧物利用、体验显微镜等有趣的创新课程,让60余名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感受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