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街坊
3  4  
“喜欢乐清的N个理由”
微信原创大赛获奖名单出炉啦
没错,真的有人跨镇骑行
清江两座危桥正修复
淡下线山体塌方
领结婚证时要按指纹 新人赞“仪式感更强”
8家游泳场所受检 合格率为100%
市实验小学
入选“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2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市区这些柳市、虹桥的公共自行车哪来的?
没错,真的有人跨镇骑行
2016-02-03

    那么,有没有人骑着公共自行车前往虹桥镇呢?有!黄先生就是头一个这么做的。

    黄先生今年40多岁,是乐成街道人,在市区机关单位上班。黄先生平时爱好锻炼,两年前就办了公共自行车卡,平时喜欢骑着公共自行车上下班。

    今年元旦,黄先生听说虹桥镇也有了自行车租赁点,十分开心。吃完晚饭后,黄先生从市区晨沐广场租了一辆公共自行车,从宁康东路出发,一路北上骑向虹桥。

    “以为骑车到虹桥会很远,其实这段路一点都不累,也挺安全的。”黄先生说,“有几段路没有路灯,对骑车人来说有点麻烦。”不到1个小时,黄先生便骑到了虹桥,休息片刻又租了另一辆公共自行车,返回市区。他骑行的时间均没有超过免费使用的时间(1小时)。

    不但自己喜欢,黄先生还把这种锻炼方式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一次,他和好友两人骑着公共自行车前往柳市镇,同样在1小时内完成。他还向记者抱怨,为什么北白象镇和大荆镇没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否则他也想试试。

    黄先生的终极目标是,能骑着公共自行车游遍整个温州。“瓯海区与鹿城区的公共自行车已做到‘通借通还’,希望乐清也能加入其中。”黄先生笑着说,骑着乐清的自行车去鹿城和龙湾,让温州人膜拜,再把那边的自行车骑回来。

    能够选择公共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这是新年以来刘先生第一件开心事。

    刘先生今年40多岁,湖北阳新人,是一名酒店厨师。他来乐清十多年,算是半个乐清人。前些年,家住柳市镇的刘先生换了一份新工作,地点位于城南街道千帆西路附近。

    可是,这份新工作给刘先生带来了困扰:“我没有电瓶车,只能乘公交车去上班,可是上班高峰期公交车人太多,挤不上去,很头疼。”好几次,刘先生干脆从柳市镇跑到城南街道上班。

    今年元旦,刘先生突然发现,家门口有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当时就想,干脆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比跑步快,比公交车方便。”刘先生说。据数据显示,从柳市骑公共自行车到市区的,刘先生还是头一个。

    104国道柳市至市区段刚修了路,一路骑行不仅畅通,还比较安全。刘先生说,整个车程40分钟不到,并不累,只是沿路的汽车废气较多,得带上口罩。

    “汽车费油,电瓶车易偷,一张自行车卡就能搞定出行。”刘先生笑道,如今他已经很习惯这种出行方式,几乎每天都骑着公共自行车跋涉10多公里路上下班。

    “上下班无忧,还能低碳出行,这对新乐清人来说,再好不过。”他把公共自行车出行推荐给其他家住柳市镇的同事。

    乐清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以下称市数字城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市区、柳市镇、虹桥镇公共自行车互通互联,是为了方便市民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如今出现跨镇骑行的现象,也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这种现象,也能很好地说明,三地已经初步形成公共自行车微循环系统。”工作人员称。

    “希望市民在跨镇骑行时,保证安全骑行,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工作人员说,柳市或虹桥至市区,都要经过国道线路,来往车辆繁多,市民在跨镇骑行时必须在辅车道骑行,不能上主车道。此外,市民在骑行时也尽量提高警惕,做好防护措施,以免发生意外。

    市区这些柳市、虹桥的公共自行车哪来的?

    没错,真的有人跨镇骑行

    ■记者 程遥

    家住市区的市民有没有注意到,身边的自行车租赁点,多了一些刻上“柳市”、“虹桥”标签的公共自行车。难道真的有人骑着公共自行车跑那么远吗?柳市、虹桥启动公共自行车服务已有一个月时间。截至目前,共有40多辆公共自行车从柳市镇至市区跨镇骑行,十几辆自行车从虹桥镇至市区跨镇骑行。这种绿色出行方式,已被不少市民接受。

    第一人 黄先生

    第一人 刘先生

    柳市—市区

    三地实现公共自行车微循环

    乐成—虹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街坊 00005 没错,真的有人跨镇骑行 2016-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