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台分析,春节期间乐清的天气将是阴雨模式,冷天里,心脑血管、呼吸道疾病等就会“热”起来了,稍不留神就会找上门。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在冬季发病的概率比其他季节要高出2至3倍。冬季气候寒冷,血管弹性降低,人体需氧量增加,为了维持正常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心脏的负荷也会随之增大,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支招:有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病史的老人,外出时最好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若出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症状,请及时拨打120,以免延误病情。 合理饮食,少吃“三高”食物。适当运动,增强心血管功能。每天可做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等,但在锻炼时不要运动过猛。天冷时应尽量减少晨练,最好在上午10时以后锻炼。若老人有高血压或冠心病,建议以慢走为最佳。避免疲劳紧张,保持平和心态。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建议老年朋友们保持平和淡泊的心态。 呼吸道疾病 冬季是感冒、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的多发期。小孩抵抗能力弱,老人机体开始衰退,心肺功能下降,容易被呼吸道疾病“盯梢”。很多家庭习惯闭门关窗吹空调,如果室内湿度太低,人体就很容易出现口唇干燥、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久拖不治,很可能会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干燥的环境,还会加重慢阻肺、哮喘、肺气肿等患者的病情。 专家支招:有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哮喘、肺气肿等病的老人,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颈部、手、足等部位。外出时备一件外套,便于随时使用。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以15至30分钟为宜。如果家中有暖气或空调,最好能使用加湿器,使用时间要根据具体湿度而定。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饮食清淡。多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橘子、西红柿、卷心菜等。 有哮喘的老人,平时要注意远离花草、油漆等过敏源,若在大雾天气出门锻炼,最好是能戴上口罩。 胃肠道疾病 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的市民,到了冬季,特别容易旧病复发。这是因为寒冷刺激,胃肠调节功能容易发生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黏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胃病复发。 专家支招:不要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可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动物内脏及肥肉、奶油、油炸食品,尽量不吃油煎荷包蛋,以免诱发胆绞痛。 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胃病患者一旦遇到突发剧烈腹痛,不应马上服止痛药,像一些解热镇痛类药物及激素类药物等,久服会损伤胃黏膜,导致糜烂性胃炎、出血性胃炎以及胃溃疡发生。吃药前要先分清其性质,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一氧化碳中毒 天气变冷,加上近日阴雨连绵,一氧化碳中毒进入高发期。在不通风的房间里生炉子,或使用橡胶管已经老化的煤气管道,用完后没有拧紧煤气开关,通风不好、洗澡时间长等,都易发生煤气中毒。此外,在没有行驶的汽车里长时间开暖气,也会特别容易中毒。 专家支招: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打开房间所有门窗,关掉煤气开关,不能开灯、打开抽油烟机等,因为按动开关可能会产生电火,引起爆炸。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其意识状态。有呕吐现象的患者,请将其头转向一侧,抠出口腔内呕吐物,并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在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应及早拨打120急救电话,说清病人伤势或发病的主要表现、事故发生的地点等,并留下与现场联络的电话号码,以便急救人员与现场联络指导自救。 (本报综合) 春节前后天气以阴冷为主 科学预防健康过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