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治水
3  4  
北白象女民兵走上治污一线
治污:
管网建设与“旧管新接”双管齐下
呈现原生态水乡韵味
污水走管道
地面干净了
敢碰硬的监督员叶晓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15年11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敢碰硬的监督员叶晓飞
2015-11-18

    ■记者 林伊格

    “2015年11月6日星期五早上7点,我发现一处出水口高,会发生倒灌。”、“2015年11月7日,星期六,下午1点30分,我再次去看了一下是否返工。”……这是北白象镇中垟田村村民叶晓飞的治水监督笔记,每一页都详细地记着每一次治水监督情况。

    今年38岁的叶晓飞是北白象镇东垟村村民,现住在中垟田村,平时在工地上做一些拆除旧屋、土建等项目,他笑称自己是最普通的“工头”,但在别人眼里,他是最会“挑刺”的治水监督员。

    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近日,中垟田村沿江西河的截污纳管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村子的道路被扒开,一根根管道裸露在外,叶晓飞走在村子里这儿看看,那儿望望。“又过来做监督啊?”一位村民朝他打招呼道,“就过来逛逛,逛逛。”叶晓飞说。

    就在叶晓飞的“逛逛”中,也能发现问题。11月6日,叶晓飞在村民的屋后发现管道的出水口比入水口高,“我量一下差了有六七公分,马上通知承包方返工。”叶晓飞说,如果出水口较高会引起污水倒灌。第二日,他发现承包方只是用挖机将入水口抬高。“这怎么可以!管道中间还是偏低,整条管道如果不重新安装根本不行!”叶晓飞坚持道,直到管道重新整改他才放下心来。“很多监督不到位的问题都是因为别人看到了问题,但不敢提出来。”叶晓飞坦言道,自己就是“吃硬不吃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叶晓飞第一次和“五水共治”近距离接触是在去年11月。当时“百日清淤”大战打响,村里开动员大会,叶晓飞和村民们敲锣打鼓,治水的宣传口号也让他很激动。从去年到今年,随着“五水共治”的循序渐进,叶晓飞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治水热情。

    今年5月,北白象镇万仓村、上垟田村、中垟田村、东垟田村、盈仓捕捞队村、豹屿村等南港社区沿江河两岸的6个村自发联合起来,组建了一支70多人的共治联合队伍,成立共治小组,并订立公约,倡议全民治水,叶晓飞也成为了队伍中的一员。

    备有500多件治水工具

    在叶晓飞家楼下的院子里,耙子、铁锹、铲子、羊角撬等摆得满地都是,工具上粘满干涸的泥,似乎用了很长时间。“这些是我在工地上用的工具,也是平时治水用到的。”叶晓飞说,因为以前有家中工具被盗的经历,他就在家楼下安装四个摄像头,工具再没丢过。从去年10月份起,叶晓飞自己出钱买了一部分工具供治水使用,再加上平时自己工作需要共有500多件。“河道清淤的时候,大家工具不够都来我这里拿。”叶晓飞说。

    10月9日,共治小组组织大家进行沿江西河大扫除,大家都说:“这种时候,晓飞一定最积极。”不一会儿,就发现叶晓飞穿着一双红色雨鞋拿着耙子,站在沿江西河堤坝上的暗沟旁,一点点地铲黑乎乎的淤泥,结果一个不留神整个人掉进了暗沟,这么一摔也让他在家休息了十天。“堤坝有斜度,我两只脚横着站,就怕滑下去。”叶晓飞回想起当时的样子不禁笑出声来。

    敢碰硬的监督员叶晓飞

    …

    …

    治水人物

    zhishui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治水 00002 敢碰硬的监督员叶晓飞 2015-11-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