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治水
3  4  
北白象女民兵走上治污一线
治污:
管网建设与“旧管新接”双管齐下
呈现原生态水乡韵味
污水走管道
地面干净了
敢碰硬的监督员叶晓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淡溪500米沿溪景观带
呈现原生态水乡韵味
2015-11-18

    记者 郑剑佩 文/摄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让许多人对新型城镇化有了诗意而具体的理解。绿城玉兰花园打造的500米沿溪景观带,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沿溪而建,周边居民不仅记得住乡愁,也享受着幸福时光。

    临近中午,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透过沿溪景观带的丛林,一对男女行走在游步道,风景增添了一份浪漫。

    淡溪镇拥有“全国生态优美乡”金名片,境内梅溪、杨溪两大溪流贯穿平原,一片“天常蓝,地常绿,水常清,人常乐”的田园风光。寺西村的沿溪景观带更是风景独好,让人眼前一亮。

    溪塘的溪水潺潺在河床流动,轻拂的杨柳倒影水中,三五成群的水草点缀河面,白鹭在水草中悠闲觅食。沿着溪面行走,几尾溪鱼结伴畅游。远处青山苍翠,烟雾缭绕,如梦似幻。近处树木错落有致,红色的花朵,嫩绿的草坪,惹人喜爱。沿岸和河床上不知名的一些野花,让沿溪景观带多了一点生机。

    2012年绿城玉兰花园项目落地淡溪镇寺西村,对沿溪景观带进行精心设计,由乐清市水利局设计院设计,并参照绿城的绿化设计理念。与乐清传统的驳河坎叠石头不同,沿溪景观带依托溪塘原貌,在不破坏自然风光的前提下,进行资源整合,把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融入到山水间,既有西方艺术的视觉冲击,又有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韵味。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流连忘返。

    “经过多次考证,参考绿城总公司以往打造水乡的理念和经验,在保持原有生态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带改造升级。”浙江绿金置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越敏提到沿溪景观带自豪地说,整个工程仅对河床的岩石和景观带进行整理,其他自然风貌保持不变。

    500米长的沿溪景观带种了40多个品种的苗木花卉,历时3年花300万元打造而成。这个景观带,更像是一个植物园,苗木错落有致,花卉争相斗艳。沿溪有香樟树、本土原汁原味的桂花、金黄色的芭蕉、绿意黯然的吊兰、清风拂面的杨柳。更多的苗木花卉来自外省。

    寺西村的王大妈今年67岁,她端着一盆衣服从河埠头走来。提到沿溪的变化,王大妈骄傲地说:“看爽兮,本村人喜欢这里,更多的外面人也来了。”自从沿溪景观带建成后,王大妈常常带着孙子来这里玩,观赏在这里跳舞的年轻妇女的舞姿。

    回想起3年来的沿溪环境变化,寺西村党支部书记黄邦枢记忆犹新。没改造前,沿溪是堤塘,一条石子路上杂草丛生,村民都不敢进去。“环境改变了,杂草路成了游步道,村民直言想不到,也不敢想。”黄邦枢坦言,如今,沿溪景观带会吸引本村和周边村民, 也吸引不少年轻人来这里拍婚纱照。

    沿溪景观带。

    淡溪500米沿溪景观带

    呈现原生态水乡韵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治水 00002 呈现原生态水乡韵味 2015-11-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