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笔
3  4  
米脂婆姨与现代延安
夜夜梆声入梦阑
树老了
眼睛落在地上
三尺白绫飘到今
最后的长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夜夜梆声入梦阑
2015-11-14

    ■叶心怡

    破旧的车轮轻轻碾过一片片岁月的尘埃,但它们既不挣扎亦不呐喊,它们只是在天地之间沉默着,如他。

    在这个不需要打更的时代里,他的梆声却生生地刺破深夜的寒风,裹挟着水汽的湿润硬硬地撞进沿街各家各户的窗户,高亢而又绵长。偶尔,会有一两个人打开门窗央他停下,梆声旋即而止——敲梆子的老人踩着三轮车卖馄饨,梆子声代替了他年迈低微的吆喝。

    我与老人的生活就在三轮车驶过的短短一分钟之内交集。近十年的风霜雨雪,却日日如此。

    当微弱的梆子声缓缓绕过山前路的弄堂,转过弯来,在我家东面的街道上冲撞时,此刻已躺在床上、半是困倦半是恐惧的我听着梆子声渐渐舒缓心安下来。

    似梦非梦地,梆子声自缥缈远方而来,从我恐惧的黑夜里来,由寂静的虚空中来,愈渐清晰,愈渐轻灵,愈渐嘹亮。老人的顾客并不多,因此梆声往往让我体会到连贯复沓的美感,非泣非诉却有宿世的哀愁,不是沧桑二字可以言尽。幼时,我常常幻想着老人有着特殊的家世,惊世骇俗的经历,鲜为人知的故事,兀自编造着一个个传奇。待听着梆子声渐行渐远,居然泪流满面。

    那个爱幻想的孩子长大了。然而我突然更加害怕黑暗,害怕陷于无知觉的沉睡之中。心惊胆战地躺下,只有阵阵梆声能将我紧绷的心弦渐渐放松。我静静谛听,老人的三轮车越来越近,而我的睡意也越来越浓。老人的三轮车驶至我家楼下,梆子声在我听来正是最高亢的时候,如利刃破开半空清尘。在我的意识里,这一刻,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悠悠宇旷与阵阵梆声,掷地有声,响遏行云。我闭着双眼,但我的眼前分明出现了青黑的天幕、广袤的原野。清风拂过,和着梆声的节奏,万物吐纳,我自觉身如苇草,渐渐安定平和下来。听着梆声的渐行渐远,温馨快慰,此时梆声仿佛一叶小舟,用回响泛起涟漪,悠悠地荡我到街的另一端。那里依旧喧哗明亮如白日。而我仿佛就坐在船头,努力睁大眼睛,让光明一星一点地进入我的眼眶。

    我无端地相信老人也是恐惧黑暗的,那么急切地驶向街口。刹那间,柔和的灯光笼罩了整艘小船,从头到脚都被温暖包裹着,豁然开阔明亮,酣然入梦。

    我第一次见到老人,是偶然晚归之际。一张极易混淆的平凡老人面庞,褴褛的衣衫,佝偻的背,正踏着三轮车从拐角处昏黄的路灯下驶过。我看着他的手与惨淡灯光下的尘埃一同律动着,梆子声反而失去了脱俗的韵味。尽管并不饥饿,看着老人踏三轮车吃力的样子,我买下一碗馄饨。老人的手艺并不出彩,不过我还是尽力感受着停滞在舌尖的平凡清淡味道,感受近十年来的悠长。

    耳边偶尔响起邻居的感慨,了解到老人一生潦倒的经历,才发现世事于他之艰难。苦熬清水般的日子,以染遍尘霜的鬓角挨过风烛残年,要的并不是烈血丹心。然而与岁月对峙,与贫穷对峙,与时时逼近的死亡阴影对峙,与世间所强加于他的一切苦难对峙,怀着希望与坚持承受,将恐惧抛诸脑后地活下去,这便是我所知的大勇,便是那阵阵梆声给予我的勇气。

    他沉默着,然而我听到了。岁月这无岸之河里有太多令我们恐惧的东西,然而以生命的韧性与令我们恐惧的恐惧本身相搏,这便是我们活下去的理由。

    诚然,老人是平凡的,一如急景流年的生命中许多与我匆匆擦肩的人事。但这些人和事物因为被赋予了个人的情感而具有了不为其他人所知的意义,由平凡走向不平凡。如果说成长的路途是一条大河,那么便是在这里,我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这意义将引我泅渡。每个人的青春总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向往与恐惧,或许你用一生去克服恐惧,而向往成为你毕生的信仰;或许你早已不再恐惧,而向往引你进入了新境界。但最重要的是,你会感叹。这些或幼稚或成熟的向往与恐惧,这引你泅渡的人和事物,这弹指一挥间的岁月,它们是最美好的时光。

    你敲阵阵梆子声,引我渡青春 。

    彼此不相识,各自需珍重。

    夜夜梆声入梦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文笔 00005 夜夜梆声入梦阑 2015-11-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