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柳市街
3  4  
霸占停车资源 影响市容市貌
柳市街头的“僵尸车”
该挪挪窝了
一场雨来一场凉
一周气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15年11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霸占停车资源 影响市容市貌
柳市街头的“僵尸车”
该挪挪窝了
2015-11-11

    霸占停车资源 影响市容市貌

    柳市街头的“僵尸车”

    该挪挪窝了

    近日,柳市热心读者陈建国来信,反映柳市14处路段共计停放着43辆“僵尸车”,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记者了解到,一些车辆因为长期无人使用、维护,落满灰尘,形似僵尸,被形象地称为“僵尸车”。柳市有关部门一直在处理“僵尸车”问题,以维护道路两侧整洁宽敞,但如何妥善解决,依然需要各方协力探索。

    “僵尸车”占道影响市容

    “原本宽阔的道路被那些‘僵尸车’常年停放,影响正常行驶,通行不畅,甚至造成救护车、消防车等不能及时赶到,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蒙受巨大损失……”近日,陈建国就柳市道路上的“僵尸车”问题向本刊来信,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再度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我在长江路、柳翁路、柳白路、三医南首等14处路段共计看到43辆停放在路边或人行道上的‘僵尸车’,基本是锈迹斑斑。”陈建国说,“这些脏乱不堪的报废车辆还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记者走访了陈建国在信中举例的几个地点,证实了他所反映的情况。这些“僵尸车”有的是小轿车,有的是货车,还有的是卡车。

    仅在七里港沿江大道上,这样的“僵尸车”就不在少数。沿路走来,记者首先发现一辆绿色的大型卡车车身杂草丛生,几乎和路边的草丛融为一体。还有一些车辆轮胎早就没气,车上的零部件也不齐全,车身积满了灰尘。

    废弃广告车占多数

    柳市交警中队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出现“僵尸车”的原因多种多样,一些车主买了车,因种种原因不常使用或不愿使用而长期停放;有的因车辆接近报废,而维修代价过高,车主将车一弃了之;有的车主由于失踪、入狱等原因不能前来管理车辆;有的“僵尸车”是失窃车辆或犯罪分子作案后遗弃的车辆。

    除此之外,专门用于商业广告的“僵尸车”不在少数。

    在柳青南路上,一辆车牌号为浙CUEI52的白色小货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其车身布满了厚厚的灰尘,4个轮胎均已瘪了下去,透过车窗可见车厢内横七竖八地放着纸箱、泡沫箱等杂物,车身上粘贴着某厂变压器的广告。“这辆车停在这里很长时间了,不知道是谁停的。”路过的村民说,由于车辆停放的时间太长,车下已堆满垃圾。

    类似的车辆的还有很多。“这些车辆实在令人头疼,他们手续齐全,我们无权将其当作报废车处理。”交警部门工作人员说。

    半年无人认领将被处理

    近年来,柳市镇私家车保有辆呈大幅度增长,同时,“僵尸车”的数量一直在增加。

    对于如何处理“僵尸车”这一问题,柳市相关部门一直在探索,以寻找最恰当的方法。

    “我们在城区范围内巡逻,在发现‘僵尸车’后,我们先将其拖到柳乐停车场,并在了解车辆信息后联系车主。如果6个月内无人认领,我们会将其作为报废车处理。”柳市交警中队副队长金炜军说,“目前,在柳乐停车场里,这样的车辆有20多辆,这对于停车场也是一种资源占用,希望车主能够及时来认领。”

    据了解,对于僵尸车的处理,有关部门缺乏强有力的行动,这并非职能部门不作为,而是缺乏制度的有力支撑,“管起来显得理不直气不壮。”柳市镇市镇环卫所所长王和斌表示,“僵尸车”这类新型“垃圾”和普通的垃圾不同,不能通过清扫解决。

    “车辆是车主的私有财产,环卫工作人员没有权利将其直接处理。这类新型的城市“垃圾”在影响市容观瞻的同时,在侵占公共资源。如果要根治这个问题还需要多方努力。”王和斌说。

    有车一族在不断壮大,市民在享受机动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提高自身的“车德”。希望每位车主都把爱车当成家庭成员,即便其“老了”、“废了”,也不该一丢了之,而应妥善处理。

    ■李张侃 文 黄一牙 摄

    柳乐停车场内停放的报废车。

    七里港沿江大道两旁遍布僵尸车。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柳市街 00014 霸占停车资源 影响市容市貌
柳市街头的“僵尸车”
该挪挪窝了
2015-11-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