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
——柳市镇“十大为民实事”系列报道之六
教育,是一座城镇发展最根本的基石,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柳市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集镇愈发感受到,在充满竞争的新时代,完善的教育是城镇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基于此共识,柳市镇党委、政府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写入“十大为民实事”,并致力提高各中小学校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水平。
改善中小学校舍环境
柳市当前共有24所中小学,在校生25000多名。随着新居民的增多,新居民子弟的教育问题考量着柳市的教育压力。要使这些新居民子弟享受与本地孩子同等的教育条件,滞后的校舍环境必须及时跟上生源的增加速度。
柳市七小当前共有24个班级1100余名在校生。近几年来,校舍已经无法满足学校的教学所需,比如学校的食堂仅能供700多名学生分批进行用餐。
“每当吃饭时间,学生排队的队伍从室内排到了室外。下雨天,大家要打着伞排队,更加不方便。”该校校长黄文全说,学校新的综合楼马上就要动工,建成后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就餐问题。
柳市十一小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50平方米不到的小教室远达不到现在的教育标准,教室的高度和采光也不理想。该校校长叶旭东说,学校将分两期工程全面更新校舍,给学生一个舒适的环境。
柳市十六小的改扩建工程于11月10正式动工。由于该校处于工业园区附近,学校有半数学生是新居民子弟。
“随着工业园区发展,学校的新居民学生还会不断增加。”该校校长朱岳平说,“目前,学校的一些多功能教室都被教学教室借用。等到新的多功能教室建成后,我们将会设立全新的阅览室、美术室、英语教室等等。”
据了解,柳市共有7所中小学正在进行改扩建工程,另有3所学校即将动工。预计在2017年,所有的建设项目将完成并投入使用。
全面取缔无证幼儿园
公办幼儿园太少、私立幼儿园太贵、幼师流失率高、办学质量参差不齐……此前,柳市幼儿园存在诸多被人诟病的问题。
莹莹是一名非柳市户籍的孩子。当年入读幼儿园时,莹莹的妈妈原本为她申请了柳市公办幼儿园,但竞争太激烈,没有选上,便就读私立幼儿园。
“孩子读的这家幼儿园一学期学费是五六千元,已经是很普通的幼儿园了。好一点的私立幼儿园一学期的学费超过1万元。”莹莹的妈妈说,选私立幼儿园的时候,挑了好几家,总担心不正规。
柳市的幼儿园虽然不在少数,但是公办幼儿园只有已完成一期工程的象东幼儿园和待动工的西城幼儿园两所。
为了规范幼教环境,柳市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于2014年开始全面整顿无证幼儿园。
此前,月渡路上一家幼儿园是诸多无证幼儿园中的一所。幼儿园由单间式的住房改造而成,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去年底,执法部门一再要求其搬迁。但通过两次走访,这家幼儿园仍旧不肯搬迁。今年1月,多个部门通过联合执法强制要求其撤园。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象阳社区此前也有两家无证幼儿园,我们通过限期整改,最终保留一个撤销一个。”柳市学区幼教辅导员蒋浩平说,“此次行动的打击力度很大,对于规范全镇的幼儿园环境是不可不走的必经之路。”
据悉,自整顿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全面的排查,相关部门已经取缔30多所无证幼儿园。
柳市镇相关负责人说:“对无证幼儿园,取缔不是目的。无证幼儿园之所以存在,说明市民有这样的基本需求。但正因为是无证,此类幼儿园距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规范要求等,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除了取缔,执法部门还通过整改,使全镇65所幼儿园达到准办级及以上条件。”
据介绍,至今年11月底,柳市所有的无证幼儿园将被全部取缔。
“在当前公办幼儿园还不充足的情况下,将通过整改达到标准的私立幼儿园设为等级园的教学点,既可以规范管理,又不造成公立与私立幼儿园之间的冲突,使幼儿园的整体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蒋浩平说。
各方力量共同支持
除了柳市镇政府在硬件上给予支持,柳市其他机构和社会团体也在为柳市学子的成长不断地付出。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圆大学梦,2009年以来,柳市镇慈善分会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都开展爱心助学活动,资助了一大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度过困境。
7年来,共有188名大学生受到资助,累计助学款达883000元。在2015年秋季爱心助学活动中,柳市镇慈善分会将13万元的助学款送到了30名寒门学子手中。
由于柳市企业众多,不少父母是双职工的孩子在假期时缺乏照料,为培养孩子们健康良好的兴趣爱好,使孩子们在暑假里有一个快乐、安全的学习娱乐环境,每年暑假,柳市镇都在各个社区开设“春泥计划”暑期班。今年,柳市镇在东城、湖横、象阳、黄华等12个社区同时开设“春泥计划”暑期班,并得到和谐志工协会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为新居民子弟等提供更多便利。
■李张侃 文 黄一牙 摄
正在改扩建的柳市十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