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治水
3  4  
建设乌镇风情型村居
全民参与
水清可期
便携式隔油池社区食堂显身手
黄泥污河道 村民很痛心
选调生村官,“90后”治水新兵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北白象沿江河六村联合治水定下蓝图:
建设乌镇风情型村居
2015-11-11

    北白象沿江河六村联合治水定下蓝图:

    建设乌镇风情型村居

    ■记者 孔丽琴 文/摄

    今年5月,北白象镇万仓村、上垟田村、中垟田村、东垟田村、盈仓捕捞队村、豹屿村等南港社区沿江河两岸的六个村自发联合起来,发动村干部、村老协、入党积极分子等力量,组建了一支70多人的共治联合队伍,成立共治小组,并订立公约,倡议全民治水。

    如今,近半年过去了,北白象镇沿江河六村共治治水成效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排污管道下面的沙子达到30公分了吗,石子有5公分以上厚吗?”上周四下午,在北白象镇中垟田村的东、西两个方向,两台挖机轰轰作响,截污纳管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开展。尽管天气转冷,站在工程现场监工的中垟田村村委委员、沿江河六村共治小组成员胡春林却已是一身热汗。

    “今年7月,我们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对沿江河六村所辖的3.5公里河段进行了彻底清淤,河水由此前的劣五类提升到了五类。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抓紧完成截污纳管工程,避免河道整治成果反弹。”胡春林说,从河道清淤到截污纳管,这几个月来,共治小组成员每天都到工程现场查看,而且大家已经打破了村庄的界线,经常跨村帮忙。

    黄道弟是共治小组总指挥。他告诉记者,共治小组成立近半年来,不仅对六村所辖的沿江河段进行了彻底清淤,还全面开展污染源整治。

    “其实早些年,我们曾对沿江河进行清淤,当时因为清理不彻底,岸边污水继续直排,河水很快又黑了。”黄道弟说,为此,共治小组成立后,首先对两岸污染源进行了排查,发现沿江河六村辖区段有3个养鸭点,共有鸭子6000余只。

    今年8月,在北白象镇政府的帮助下,共治小组与养殖户进行了沟通,通过急售补贴的形式,将鸭子快速卖掉,并请他们另谋不污染环境的职业。

    “养鸭户看到了大家治水的信心,很配合我们。”在中垟田村委会主任、共治小组成员李金武看来,共治小组成立后,治水信心如同涟漪,在村民心中扩散。

    今年7月,共治小组对六村所辖的沿江河沿线开展拆违。记者奔赴现场采访时发现,此次拆违现场不仅没有喧嚣与辱骂,甚至被拆房屋的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村民郑景杰还主动指挥挖掘机把自家的非违章的建筑拆了。因他觉得自家的厨房盖在岸边,影响了河岸景观。

    这次涉及6个村的拆违行动,在欢声笑语中,仅花了2天,便将80户、15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拆除完毕。

    “政府支持、群众理解是我们治水最大的后盾。”李金武说,共治小组还成立了护河保洁基金会,6个村的村集体、村干部、热心村民和企业主纷纷自发加入认捐队伍,已筹到近50万元的治水基金。目前,共治小组已用这笔钱添置了两艘垃圾打捞船,聘请4名河道保洁员专职负责六村河段的河面垃圾清理。

    如今,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沿江六村的河道清洁和值班巡视工作已进入常态化。上月中旬,在北白象镇政府的帮助下,六村共治小组请省设计院设计的“建设江南水乡乌镇风情型村居”大画面效果图也已经完成。

    接下来,共治小组将对拆违后的河岸打造绿化景观,设置步行带等休闲设施,并安装护栏,使之成为柳白片区居民的“后花园”。

    水质渐好的沿江河中垟田村河段。

    中垟田村截污纳管工程现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治水 00002 建设乌镇风情型村居 2015-11-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