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省级(国家)园林城市主要指标自评表
指标项 | 浙江省 | 国家 | 乐清自评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35.5% | ≥36% | 35.92% |
建成区绿地率(%) | ≥30.5% | ≥31% | 31.29% |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8.00㎡/人 | ≥9.50㎡/人 | 12.7 |
城市污水 处理率(%) | ≥80%, 且不低于申报年全省城市平均值 | ≥80%, 且不低于申报年全国城市平均值 | 80.12% (城区) |
90.4% (建成区) |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0%,且不低于申报年全省城市平均值 | ≥90%,且不低于申报年全国城市平均值 | 100% |
链接 L
ianchuang
乐清利用“三面环山,绿水穿城”的自然优势,以公园绿地为核心,以道路绿化为骨架、以河道绿化为纽带,以单位(居住区)绿化为基础,各类绿地交融渗透,点、线、面、片、环相结合,现已基本形成“一环(环绕城区周边的森林公园)两横(以中心公园为中心的东西横向绿廊和高速公路沿线绿廊)三纵(乐琯运河沿河绿廊、中运河沿河绿廊和胜利河沿河绿廊)”的城市绿化格局。
“一环”是指以建成区周边自然山体为依托,打造城市绿环,建设东皋山公园、凤凰山公园、芝嶂山公园、城北森林公园、西山公园、西塔公园、洞桥山公园、杨八洞公园、前山公园、盐盆山公园等十大山体公园。
“两横”是指东西走向的两条绿色廊道,一是由汽车站北侧绿带、市场北侧绿带、中心公园、商贸中心绿带、市民公园、文化公园、东山公园组成的公共休闲活动绿带,二是由东起北界路西至高速出口的沿高速公路的生态廊道形成生态休闲绿带。
“三纵”是指南北走向的三条绿色走廊,一是由北起金溪南至万岙的乐琯运河沿河绿廊;二是由银溪中运河经云浦公园、双雁公园、中心公园、中运河、清和公园等组成的中央生态休闲绿带;三是由胜利河经市民公园、体育中心、会展中心、胜利塘河等组成的公共休闲活动绿带。
今年,我市还编制了新一轮《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30)》,规划成果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同时,还出台了《乐清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和《乐清市城镇绿化养护和保洁长效管理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园林绿化配套制度,明确了城市绿地建设管理、养护管理等职能的分工。
城在绿中 水在城中
乐清美丽“山海之城”现雏形
■记者 刘丽娟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治脏治乱、绿化美化”大行动,通过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借地绿化,不断加大绿化建设力度,三年累计投入8.72亿元,相继建成中心公园、文化公园、双雁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
截至2014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92%,绿地率达31.29%,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7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 68.5%。城在绿中、水在城中、山水相依。乐清,一座山、河、海相融,宜居宜创业的滨海山水城市已显现出了雏形。
沿着市区的银溪一路向南,从北门老城区到南门桥,从云浦路经晨沐广场至双雁公园,再到中心公园、清和公园……河道从城中贯穿而过,两岸绿树成荫,绿地流水相映成趣。
“乐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这几年来乐清通过植绿、五水共治,河两岸越来越美了,河水也不臭了,城市也越来越干净整洁了。”家住双雁小区的老周说,现在每天早上,只要不下雨,他就会沿着双雁公园、玉箫河绿带、中心公园走一圈锻炼身体,一路满眼绿色,心情特别好。
像老周一样,不少乐清人都感受到近年来乐清越来越绿了。一组数字的对比,也可以反映出乐清这几年的绿地确实在快速增长。
据市政园林局的数据显示,乐清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11年仅6平方米,到2014年底已达12.7平方米,将近增加了一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也从22.05%提高到35.92%。
城市各项绿化指标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其中,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74%;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0.074;道路绿化普及率93.11%、达标率80%;居住区绿地达标率85.37%;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85.1%;防护绿地实施率100%;河道绿化普及率87.61%。
今年,市统计局对乐清市园林绿化公众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乐清市民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达到了76.4%。今年5月,经省住建厅组织的园林城市预审专家组评定,乐清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均大于7分。
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达12.7平方米
在104国道城南街道界岱村路段,有一块公园式的绿地吸引眼球。走进细看,这块长方形的绿地外围着一圈白色护栏,绿地上依次种着草皮、矮灌木和树苗。若不是绿地旁的工程项目指示牌,还真看不出,这块看似极其普通的绿地,地底下却“暗藏玄机”。
这里是城南街道界岱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该污水处理系统共投资350余万元,采用了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污水通过管道统一汇流到这里,经过沉淀、微生物处理、植物根系吸收等工序处理,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在这片人工湿地,污水经过吸污性较强的植物吸收后,变成清澈的水流出。“原以为污水处理池肯定臭气熏天,没想到它居然能成为村口的一道美景。”一村民赞叹道。
走进位于虹桥杏湾的虹桥污水处理厂,远处碧波荡漾,近处美人蕉点缀其间,犹如一个水上花园。这个污水处理厂,主要承担着石帆、天成街道和虹桥、淡溪两个镇的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的处理,日处理污水规模为1.8万吨/日,2012年7月份投入试运行。近年来,虹桥污水处理厂通过引进高科技的生态组合塘处理工艺,创造性地采取“竖向”、“多层多级”的模式进行污水处理,让污水治理变得更节能、更生态、更融合。
记者从市市政园林局了解到,目前乐清市城区污水处理厂共有乐清市污水处理厂和虹桥污水处理厂2座。乐清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8万吨/日,主要承担乐成、城东、城南、盐盆、翁垟、白石6个街道和柳市、北白象2个镇的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的处理。2014年城区污水排放总量2913万吨,污水处理总量2333万吨,城区污水处理率达80.12%,建成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0.4%。
另外,我市在2011年建成并投用了市区蛎灰窑和大荆蒲湾两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2013年建成了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试运行,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100%。
城市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
新建七大公园八条绿带
“没想到市青少年宫后面有一个这么大的公园,以后周末可以带孩子来这里逛逛了。”近日,市民叶先生看到市少年宫后面的公园里草木葱茏、景色宜人,很是欣喜。
叶先生所说的公园,名叫文化公园,是近年来乐清新打造的公园之一。 沿着二环路至东向西,一路是东山公园、文化公园、市民公园、中心公园,除四大公园外,还有商贸绿带、市场北侧绿带、丹霞绿带、汽车站北侧绿带等,宛如一条绿色的腰带,贯穿于乐清市中心。
五年前,乐清人能想到的建成区休闲去处基本就只有东塔公园、晨沐广场,而如今,市民选择的余地就多多了,花一天时间,仍难以逛遍建成区的所有公园。
记者从乐成中心城区管委会了解到,自2011年市区中心公园正式开园后,我市近三年来,又新建了双雁公园、东山公园、文化公园、市民公园、入城口公园、清和公园。
另外,这三年来我市还建设了胜利塘河景观带、胜利河景观带、跃进河景观带、中运河景观带、商贸绿带、市场北侧绿带、丹霞绿带、汽车站北侧绿带等8条绿带。
目前,除清和公园、胜利塘河有部分工程还在建设中外,其它公园、绿带都已全部完工。建设中的清和公园是乐清目前最大的公园,占地2050亩,现已完成工程进度的85%。胜利塘河景观带是我市带状的综合性公园,全长3.2公里,现也已完成工程进度的90%,有望年底正式对外开放。
尽管清和公园、胜利塘河景观带部分工程还在建设中,但很多市民早已经将这两个地方列入休闲去处了。天气晴朗的双休日,可以看到不少市民骑着自行车沿着胜利塘河骑行、垂钓,早晨、傍晚,也有不少市民在那里锻炼身体。
形成“一环两横三纵”城市绿化格局
2005年: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2014年:乐清提出“六城联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是其中之一。
2014年10月:向浙江省政府提出申报创建浙江省园林城市。
2015年5月:通过省级园林城市预审专家组初检。
2018年:计划申报国家园林城市创建。
2019年:力争创成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乐清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时间表
中心公园绿意盎然。记者 刘言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