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综艺
3  4  
何当一把晤 相与论琼瑰
让镜头演奏生活交响曲
内心世界独一无二的写照
永不逝去的歌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15年11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不逝去的歌声
——记音乐教育家沈同德
2015-11-07

    永不逝去的歌声

    ——记音乐教育家沈同德

    ■王志成

    1982年2月,我大学毕业,在县城区中学任语文教研组长。那一年,乐清县文化馆组织排练节目参加第三届温州鹿城音乐会。文化馆声乐干部胡素珍让我创作一首女声小组唱,我把牡丹江市关长双作词的歌词《江水流》谱曲交她。胡素珍组织排练的女声小组唱成员,有即将毕业的乐清师范学校音乐班1982届学生黄玲玲、朱玉青和已经毕业的1981届学生黄鸿鸿等人。黄鸿鸿和黄玲玲是姐妹,朱玉青是朱一正老师的女儿,沈同德老师教了她们三年。胡素珍女士每次排练非常认真,沈同德老师和朱一正老师也经常来指导排练。《江水流》获1982年第三届温州鹿城音乐会创作奖和表演一等奖,于1993年12月6日上午在庆祝乐清撤县设市“雁荡之春”文艺专场演出。

    1983年,乐清县文化馆组织排练节目参加温州市民歌会演,我与蒋华山合作改编整理的《田间又飞田歌声(乐清田歌)》由黄玲玲演唱。记得排练时,C调的高音“索”黄玲玲唱得有困难,沈同德老师在她后腰拍了一下就上去了。黄玲玲嗓音甜美,跟从沈同德老师学习时打下厚实的基础,《田间又飞田歌声》获温州市民歌会演创作奖和演唱奖。那一次浙江省民歌汇演,黄玲玲唱到杭州,回来后送了我一本油印的浙江省民歌汇演集子。

    沈同德(1921—1999),杭州人,杭州四中毕业。20世纪40年代初入福建音乐专科学校读书,主修声乐,小提琴师从保加利亚籍犹太人。当时,上海乐团的外籍成员大部分在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教学,社会上兵荒马乱,毕业就是失业,沈同德老师在福建音乐专科学校读了9年。1949年8月,沈同德老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文工团任音乐组长,1950年在上海交响乐团任职,因患哮喘病,于1951年后转杭州师范学校任教,后任杭州音乐专科学校音乐教研组长。1958年,温州师范学院缺教师,沈同德老师到温州师范学院音乐任教研组长。1959年温州师范学院停办,沈同德老师到乐清,任乐清师范学校音乐教研组长。1960年,沈同德老师任乐清中学音乐教师。1962年,乐清县组织干部到虹桥镇瑶岙农场劳动锻炼,沈同德老师在瑶岙农场劳动锻炼了一年。

    1963年,沈同德老师任虹桥中学音乐教师。我的朋友刘文起在《远去的琴声》一文中说,他在虹桥中学读书时,曾跟从沈同德老师学拉小提琴,学习成绩从初二上学期数学课补考,一下子上升到总成绩全级段前二名。

    1968年文革中,沈同德老师被戴上“现行反革命”帽子,在虹桥中学畜牧场养牛,曾被关押在虹桥镇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半年。1970年“清理阶级队伍”时,沈同德老师因在福建音乐专科学校读书时参加过三青团被开除公职。1972年,乐清县文教局决定让沈同德老师恢复任教。1977年,沈同德老师任乐清师范学校教师。在城西路132号乐清师范学校任教期间,沈同德老师培养出指挥家邹跃飞,舞蹈家陈秋香,歌唱家沈珠琳和特级音乐教师李逸萱等大批人才。

    1980年8月30日,中共乐清县委宣传部发文撤消乐清县革委会政工组[1970]81号文件,恢复沈同德老师公职。1980年,沈同德老师退休后,被乐清师范学校返聘,直至1985年才正式离休。

    沈同德老师是我国自行培养出来的早期音乐教育家,一生中有40年时间在乐清师范学校、虹桥中学和乐清中学担任音乐教师。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综艺 00006 永不逝去的歌声 2015-1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