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综艺
3  4  
何当一把晤 相与论琼瑰
让镜头演奏生活交响曲
内心世界独一无二的写照
永不逝去的歌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时空摄影社员足迹遍全国
让镜头演奏生活交响曲
2015-11-07

    交流共探讨 教学两相长

    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温州市摄影家协会理事的郑甘雨,是时空摄影社的负责人。

    谈起时空摄影社的“前世今生”,郑甘雨打开了话匣子:“随着这几年文化强市的建设,乐清摄影人已不满足于旧的摄影教学和活动模式,他们极需一个贴近生活、服务社会、活动频繁、实时交流、有利提升水平的一个接地气的平台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再者,近些年来,乐清涌现了一批有潜质的摄影人才,他们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帮助和引导。另外,就我本人而言,我热爱摄影,也很想为乐清的摄影事业做点事情。”

    正是基于以上几点考虑,郑甘雨在2010年成立微信交流群“真摄群”的基础上,于2012年组建了时空摄影社。

    目前,时空摄影社有社员75人,他们来自行各业,有机关干部、企事业工作人员、教师、个体从业人员、在校大学生等,是一批较为活跃、艺术水平较高,且创新意识、创作激情和社会责任感都非常强烈的优秀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其中国家级摄影师9名,省、市级摄影师数十名。

    休息时间,他们相约外出采风,拿着相机,足迹遍布乐清、温州乃至全国各地的山山水水,用镜头捕捉、记录一个又一个美丽或感人的瞬间。在拍摄的过程中,他们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有争论,但更多的是相互帮助。

    近年来,时空摄影社名声鹊起,慕名要加入这个摄影大家庭的人越来越多。但摄影社对社员的加入有着严格的要求,需经过推荐、考察、摄影社核心人员商讨决定等诸多程序。个别社员由于长期不积极参加活动还被动员退社。

    10月上旬,时空摄影社还申请了微信公众号(Shi-Kong_Photo),以便更好地分享摄影活动内容、推送社员优秀作品、介绍摄影专业知识、加强摄影沟通交流。记者查阅该微信公众账号看到,10月8日至10月28日,该平台共发布15期,其中8期推送时空摄影社社员作品,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点击量都挺高。再仔细看,其中12期内容均是零时以后发布的。

    “白天上班没时间,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坐下来理片子。理好了,再配上文字,等发布出来都是凌晨了。”郑甘雨说,社员们对微信发布很期待,事先知道有内容要发布,便一直等着,等看了微信内容以后才去睡觉。因此,时空摄影社的微信群里多“夜猫子”,往往大半夜了还在热烈地就微信内容进行讨论。“理片子、发布微信,‘工程量’确实是比较大,但看到社员们如此关注,我也很快乐。”郑甘雨说。

    供职于市财政地税局的郑甘雨,将自己近二十年来的兴趣爱好完美地融入了日常工作中。在单位,他除了业务工作外,还负责财政地税国资系统的文化建设工作,由他担任主编的内部交流刊物《清风集》经常刊发本系统干部职工的文章、摄影、书法、绘画、音乐等作品,在业内颇受好评。

    莫道镜头小 视角天地宽

    近年来,时空摄影社的社员们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摄影比赛和影展,收获了优异的成绩,很多作品刊登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等专业报刊上,很多社员相继获得了国家、省、市级摄影家的资格,在追求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迈出了一个个坚实的步子。时空摄影社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乐清摄影总体水平的提高,得到了省、市摄影界领导的高度肯定。

    莫道镜头小,视角天地宽。他们将镜头对准了更为宽广的领域,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宣传创作中。

    去年,为积极响应乐清市委市政府“五水共治”百日清淤大会战的号召,时空摄影社发动社员多次参与治水现场拍摄。包建武、孔庆元、胡林瑜、梁滋卉等数十名社员分组跑到北白象镇东斜村、柳市镇湖横社区、城东街道牛鼻洞村、芙蓉镇等全市多处治水点,跟拍治水过程。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水枪冲洗淤泥产生的水花、治水人踌躇满志的神态……这一幕幕被他们一一定格。

    短时间内,时空摄影社收集社员作品60多幅,分《哭泣的河流》、《治水的战场》、《美好的家园》等三大板块制作成展板,在市区晨沐广场、柳市、虹桥、北白象、大荆和乐清火车站等地巡回展出,唤起人们对治水的重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五水共治”总督察长赵乐强亲自为展览题写了前言。在虹桥展览时,乐清市四套班子领导前往观展。

    去年10月,市委组织部邀请时空摄影社为我市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拍照,制作一本有纪念意义的《红色记忆》画册。当时,我市共有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422人,基本居住在乐清的偏远山村,他们平均年龄为86岁,每年都有很多老人相继去世。对于这些老党员的拍摄,应该说是抢救性的。

    社员们接到任务后,都觉得意义重大,他们专门开了个会,分成8个小组,利用休息日时间,开着私家车带着设备深入老党员们居住的偏远山区进行拍摄。活动不仅抓拍了老党员的生活、学习、劳动的场面,而且还与老人们拉家常,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给他们带去了最贴心的抚慰。

    今年3月份,时空摄影社又组织社员参与乐清市老干部局《光辉岁月》画册的拍摄工作,上门为全市337名离休干部拍摄照片。现该画册已付梓印刷。

    家住雁荡镇的社员詹必红花了10天时间,骑着摩托车差不多跑遍了雁荡镇所有的村,为30多名老党员拍照。

    “在他们身上,你能感受得到一种党员的真正精神,一种甘于清贫的气质,一种质朴而高贵的气质。和梁滋卉、倪海云一同负责拍摄芙蓉片老党员的陈钊感慨地说。

    时空摄影社还经常举办名家讲座、评片交流会、社员作品展览等活动,积极主办或承办“她最美”乐清市女性风采、“年味”乐清、“清江李花文化节”等诸多摄影大赛。为配合乐清市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近期,时空摄影社正在积极参与策划“走进千年古城——乐清”大型摄影比赛活动,此项活动由乐清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和省摄影家协会主办。

    最爱喀嚓声 痴迷有几分

    “摄影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和方式。摄影不是简单的按快门,而是在用心灵去感知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你会发现世界如此博大,个人如此渺小,而人生虽然短暂却依然充满精彩。你只有参与了这个过程,才会有这样的体会。”

    正如郑甘雨所说,热爱摄影的人能深感其乐无穷,每每按动照相机快门,那一声声美妙的喀嚓声,总让人为之痴迷。

    陈钊(社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时空摄影社是一个真正汇聚、亲近摄影人的平台。在这个平台,别人发出片子,我看到了,就会想,同样的都在乐清拍摄的图片,人家可以这么拍,我是不是也可以这么拍?这个思考和讨论的过程,能慢慢地让人进步和提高,对摄影初学者来说尤其重要。同时,摄影社“请进来 走出去”,创造与国内一些资深摄影家直接交流切磋的机会,让社员们开拓眼界,受益匪浅。

    此外,时空摄影社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即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分量特别重,让我们摒弃浮躁,理解真正的摄影就是为社会服务的。

    梁滋卉(社员、温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我原来是一个几乎不知道快门、光圈、曝光、构图为何物的“摄影白丁”。2011年参加机关摄影班,跟着郑甘雨等几位老师学习,几年来有了不小的进步。

    摄影有时候就是一件“自讨苦吃”的事情,比如去丽水云和、雁荡西门岛或去百冈尖拍日出,为了赶上最好的日出光影,往往得凌晨3时多起床,带着大大小小重量不轻的摄影器材,碰到路不好走的就跟行军打仗一样。可一看到自己拍到较好的作品时,一切的苦和累都烟消云散了。

    吴辉明(社员、温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有了时空摄影社,乐清摄影界变得更加有凝聚力。近几年来,摄影社通过组织各种采风、影赛、影展、讲座等活动,给社员们创造了更多实践和提高的机会,有助于乐清摄影创作群体不断壮大、新生力量层出不穷、整体摄影水平得到一个大的提升。

    倪海云(社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摄影是一件愉悦心灵的事情,平时工作再忙再累,也总要抽出时间去享受镜头快门演奏的交响曲。

    我对自己的家乡有一份憧憬,一份情怀。看到家乡的那云、那木、那石、那水,映着蓝天和晚霞,暗蓝和粉红交融闪动,都会激动地取出相机,拍几个迷人的瞬间,这也是我能回馈给家乡最真诚的礼物。虽然拍摄仅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但过程是一种怡情的享受,让自己宁静的心多了一丝愉悦。

    我常常想,眼睛看是一种“框”,但用心体会是一种“宽”,指引我的,经常是天边的那颗孤星。拍着拍着,家乡的云、木、石、水似乎有了生命,它们在对话,跟我的心却有一种呼应。

    社员为老党员拍照。

    时空摄影社员足迹遍全国

    让镜头演奏生活交响曲

    翻开手中的《时空摄影》画册,有荷花暗香浮动,有乐清湾朦胧静谧,有女孩笑容甜美阳光,有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这一幅幅不说话的图,犹如一首首不作声的诗,或唯美,或粗犷,或震撼,或平静,无不打动人心。

    《时空摄影》画册,汇集了时空摄影社38名社员近60幅优秀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也让时空摄影社这个乐清摄影群体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记者 郑望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综艺 00006 让镜头演奏生活交响曲 2015-1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