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笔
3  4  
乐清有条拦诗巷
芙蓉的味道(之三)
喜悦(外一首)
 中秋悼夏
旅欧见闻
风吹麦浪
河流随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芙蓉的味道(之三)
2015-11-07

    ■南屿

    品味芙蓉不得不穿越芙蓉的历史和人文。在整个雁荡山范围众多的集镇中,芙蓉无疑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名气很大的古镇了。我说她古老而有名,是因为七世纪末的唐代僧人怀素在《与律公书》称:“雁荡自古图谱未尝言。西域僧诺讵那尊者震旦东南大海际。山以鸟名,村以花名。”而比怀素还要早的唐初魏征等人编著的《隋书·地理志》载:“永嘉郡,内有芙蓉山”。我不知道芙蓉这个名字是“村以花名”来的还是“内有芙蓉山”而来的。但不管怎么说,芙蓉属于千年古镇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而用芙蓉来命名的集镇无疑是美丽的,也是有文化的。

    由于芙蓉地处古代乐清南北交接的要冲,其驿道入口出口的两面都是逶迤的盘山古道,一边是白龙山古道,另一边是四十九盘岭,它们险峻、曲折、漫长,似乎是神奇的大自然特地要锻练芙蓉人的脚力和意志,好让这里的人变得勤劳、聪颖、强悍、坚韧,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一页又一页的辉煌。

    一座本觉寺,便让人看到芙蓉的悠久历史,也让人看到芙蓉先民的智慧。这座至少有着1200年历史的寺院,不仅是芙蓉禅宗的标杆,也是雁荡山古刹的代表。一句“本觉凌云到宝冠”偈语诗,将本觉寺列为雁荡山十八古刹之首,活生生地使大名鼎鼎的能仁寺,也得退避三舍。我曾多次拜谒本觉寺,我觉得它那精妙的选址,依水而建的理念,都是古代僧人深具法眼的体现。这与现代人常常在城市街角、城中村兴建寺院的做派,显然有着天壤之别。本觉寺曾经吸引了王十朋、李孝光、蒋叔南等各个时代的乐清籍文化名人,他们在那里留下了许多的诗作、铭文和题匾,为芙蓉文化平添了几多秀色、几多内涵。

    芙蓉抛歌是芙蓉文化的鲜明的亮点。这种由农耕社会发展而来的民间音乐,是芙蓉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艺术结晶,它全面地反映了芙蓉地区的生活场景和民俗文化。芙蓉抛歌旋律优美,曲调时而拔高时而急剧下滑,抑扬顿挫,犹如芙蓉山的奇峰一会儿在面前高耸入云,一会儿在眼前销声匿迹,既有大起大落的豪放,又有清泉细流般的低吟。这样的歌唱除需要音乐的天赋外,更需要文化的积淀,应变的能力,大山的胸襟,以及山里人的纯真、俏皮和急智。

    芙蓉抛歌已在当地流传了数百年,前几年,当芙蓉抛歌被传承者搬上舞台时,那高亢、悠长、新奇的韵味,让观众轰动,让评委惊喜,从而一举获得了“江浙新民歌大赛”的金奖,由此也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芙蓉的骄傲,但我又觉得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代,随着传统农耕文化的衰落和现代媒体的冲击,口传心授的芙蓉抛歌正面临失传的危机,将要陷入断代的窘境,从这一点看,它更是芙蓉的乡愁。

    在芙蓉自由行走期间,我还访问了芙蓉的许多古建筑。这里,不出一华里,便有一幢民国的、清代的,甚至是明代的建筑出现,它们虽然梁柱斑驳,绿萝爬墙,但窗牗斗拱美轮美奂,古色古香,散发木质温润的光泽;它们虽然瓦檐倾斜,青苔遍布,但总体格调布局合理,构思巧妙,既融入了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也彰显了江南建筑的特色。这些建筑,像一个个历史巨人在守卫着自己的家园,又像一个个亲切的老者向人们娓娓道说着沧桑的故事。我曾多次在这座城市的乡村寻访古建筑,但似乎还没有哪一个地方的古建筑数量可以与芙蓉相提并论,也很难找到一座可与这里相媲美的古建筑。

    我很奇怪,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芙蓉至今依然保存了那么多的历史遗存。那么,这是芙蓉人独具慧眼的表现,还是芙蓉人推崇文化的表达?

    品芙蓉的味道,最为紧要的还是要读懂芙蓉的人。由于芙蓉所处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芙蓉人的性格完美地糅合了大山与秀水的秉性和气质。自唐代“村以花名”开始,筚路蓝缕的芙蓉人一路走来,形成了独有的豪放豁达、尚善重义的好品质。也许在不少人心里,他们对传说中的芙蓉人的“蛮”耿耿于怀。然而我说,你可以有一百个理由不喜欢芙蓉话,但你没有理由不喜欢芙蓉人。在我多年来与芙蓉人的交往中,我明显地感到,每一个成熟的芙蓉男人都像是一瓶陈年的老酒,只要开启瓶盖,一股醇厚而悠长的味道便会飘然而出,让你回味无穷,也不由得你不为之动容、陶醉。芙蓉的男人像极了芙蓉山上的石头,刚硬甚至有些粗砺,但内核却是柔软的、温热的。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用真情、用微笑抑或是用炙热的酒融化蒙在芙蓉男人脸上的那层薄薄的面纱,从此便会在他的内心世界里长驱直入通行无阻,到那时你会发现每一个芙蓉男人身上的那种豁达不悭啬、耿直不计较的特质就是一座座蕴藏丰富的宝矿。如是,不由得你不赞叹,这样的男人才是真爷们或者是真哥们!

    芙蓉的女人真的是由水做成的。有时我想这座集镇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女人,她们即是芙蓉的当家名花——水里的芙蓉花或水边的木芙蓉花。她们,在我看来,柔韧不乏果敢,鲜妍而蕴优雅,日夜奔涌的溪水是点缀在她们身上的亮晶晶的翡翠,汩汩作响的山泉是时刻不歇流淌在她们身上的血脉。由美丽之水孕育滋养而成了端庄大方、精精灵灵的芙蓉女人,谁能说出会比城里的女人逊色了多少呢?

    我跟着季节的步伐,如风如雨般在芙蓉大地走过,忘情地呼吸和尝享着这里的一切。天地灵气铸其神,日月精华聚其形。在如此大美的芙蓉面前,此时,我还能说什么?形容什么?此刻,芙蓉的日月山川都在眼前化为生动的美景,芙蓉的人文历史都在我的脑海中定格成恒久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芙蓉的味道已在我的周身缠绕萦回…… (全文完)

    芙蓉的味道(之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文笔 00005 芙蓉的味道(之三) 2015-1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