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阅读
3  4  
我市著名作家东君再获文学大奖
“诗歌难民”的
诗意栖居
《朱镜宙诞辰12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
《锌皮娃娃兵》
《鸿雪集点评》序一
乐清小明众筹出版《骑行中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诗歌难民”的
诗意栖居
——读《鱼乐:忆顾城》
2015-11-07

    ■禾刀

    在回忆顾城时,王安忆类比卧轨的海子后说,“实际上,我们都是——诗歌的难民”。“诗歌难民”四字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顾城的诗人、生活还有情感生涯。顾城喜欢戴着一顶“奇特”的帽子,用他的话说,“当我完全不在意这个世界对我的看法时,我就戴着这顶帽子”。帽子给了顾城以某种象征性的安全感,也仅仅是象征。顾城无时无地不在寻找一种外在的依靠,比如其视北岛若长兄,视舒婷为大姐。其实,只要翻看顾城的那些照片也能有所发现,顾城那游离空幻的目光和过于安静的表情,总是给人一种抽离现实的敏感与脆弱——诗歌中的那些坚韧,并没有真正传导到顾城的现实生活中。

    本书初版于顾城逝世20周年之际,由舒婷、毅伟、王安忆、陈力川、尚德兰、大仙、顾彬、顾晓阳、艾略特等顾城生前九位中外友人的回忆文章汇编而成。这些文章就像是文人版的口述实录,字里行间沉淀了九位作家与顾城生命的许多交集。此番再版,顾城好友、本书编者北岛新加入了钟文与文昕的两篇文章。有必要提下文昕,作为顾城生命中另一重要女性英子的旧友,文昕的视角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揣摩顾城、谢烨、英子三人关系变化的蛛丝马迹,并借此洞察顾城“诗意栖居”的心路轨迹。

    按照北岛的说法,本书书名来源于顾城送给他的字“鱼乐”。“鱼乐”典故来源于庄子与惠子间一段饱含哲理的对话。显然,顾城在这里有自比“鱼乐”的用意,同时内心暗含着不为外人理解的苦闷。“鱼乐”二字,只是他向北岛这位异姓兄长的一次文人式倾诉。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寻找”二字不仅贯穿了顾城的诗歌创作之路,还有他的生活与爱情。顾城寻找的不是一种安定的生活,而是远离世俗的诗意平静,这也是为什么在外人看来生活条件较差的新西兰激流岛,却成为顾城的热爱。顾城并不是不在乎这个世界,他不在乎平庸的世俗,有时甚至非常“鄙夷那些‘满世界都是吃来吃去的嘴巴’,可是他更明白:‘做一个人,就是一个必须吃东西的东西’”。也因如此,顾城的“吃相”给圈中好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为应对那“令人恼怒的”饥饿,顾城常常不顾一切、机械地填保“皮囊”;二是与其说顾城对烹调知识外行,不如说他对食物功能的全部理解仅仅止于满足生理肌能的能量输送。简而言之,吃饭只是满足顾城诗意栖居的一个必要但无足轻重的条件。

    也所以,饥饿的顾城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顾城“不甘委屈,就算饿肚子,也不能忍受红尘”之痛,另一方面,顾城无法抗拒生理肌能的需求。他渴望用自己的诗歌带来思想和生活上的变化,但不肯向世俗低头,作出哪怕丁点让步。他同谢烨一起满意心欢喜地藏身条件异常简陋的新西兰激流岛,实际上是想借这种方式,表达对世俗的坚定鄙弃。他满以为寻找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可在此“诗意栖居”至而了却终生,然而在儿子出生后,谢烨的母性爆发,“还俗”念头日益突出,越来越想脱离这座孤寂的小岛。而自打决心坚定摒弃恼人的世俗后,顾城再也不愿走上沉湎世俗的回头路。

    作为顾城感情生涯中的第二个重要女人——英子,一度给顾城带来了新的希望。在谢烨日益抬头的“还俗”欲望前,顾城渴望英子能够给他以“诗意栖局”的新动力。然而,英子内心比谢烨还世俗。英子也许从未真正走进过顾城精心构织的“桃花园”,自然更谈不上在此“诗意栖居”,与顾城终老。所以她选择悄然无息地离开,为了卸掉道德的枷锁,他日还不忘给九泉之下的顾城泼上一盆道德污水。正因英子的世俗,注定激流岛不可能成为她的归宿之地,反而像一块供她借力的跳板,这也注定顾城“诗意栖居”梦想终将化为泡影。正是出于这种不安定感,本就十分敏感脆弱的顾城努力想抓住英子和谢烨,但他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背离世俗的道路太远,世俗规则对他而言不仅生疏,甚至令他反感厌恶——精神上的痛苦最终转化为肉体上的悲剧。

    毕生精力寻找的顾城,带着“鱼乐”的追求,最终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将自己和谢烨彻底留在了激流岛上。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怀念顾城,不仅仅因为他的诗歌,还有他那个“诗意栖居”的执着梦想。

    “诗歌难民”的

    诗意栖居

    ——读《鱼乐:忆顾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阅读 00004 “诗歌难民”的
诗意栖居
2015-1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