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指导员为山村文化添彩 清江镇江沿文化礼堂年底开启 ■记者 陈海燕 “这里原来是破败废弃的小学,现在已经成了文化礼堂的一部分,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坐在大院里听戏,真是太好了。”11月5日上午,清江镇江沿村一村民指着正在装修的大院,感慨地说,“这些都离不开沈老师的付出。” 沈老师即沈雷茗,他是市职业中专的美术教师,今年3月份,他被市教育局选派为驻江沿村农村工作指导员。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沈雷茗一心扎在村里,每天从乐成驱车来回,一方面通过参加村两委会议,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与村干部、党员进行面对面座谈,进田间地头向村民问计,听取村民的所思所想,真诚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他平易近人,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沈老师”。 沈雷茗很快从一名对当地农村工作情况不熟悉的“外来人”,成为一名称职的“驻村内行人”。当他了解到村里今年初已经申报建文化礼堂,但苦于没有资金无法启动的事情后,便经过多次考察,选定了村边废弃的江沿小学作为活动礼堂,在现有的村楼加建阅览室、活动室、市民学堂,得到村党支部书记杜云通和村委会主任余协昌以及镇领导的支持,他们和村民沟通,将位于文化礼堂门口的三角形宅基地征用。 沈雷茗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教书之余画油画,设计对于他来说如鱼得水,参与设计了我市的丼树文化创意园。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举行会谈。会谈后,纳扎尔巴耶夫在习近平见证下,接受了中国前外长李肇星颁发的“丝绸之路和平奖”。多数人可能不知道,“丝绸之路和平奖”奖章,就是沈雷茗设计的,他的设计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历经几十次修改终被采用。 9月初,江沿文化礼堂开始动工,余协昌带队和村干部游四海落实工程建设,沈雷茗负责工程的设计和监理。 如今,废弃的小学经整修焕然一新,门口种上了翠竹。为了节省开支,沈雷茗还常垫资在网上为村里购买装修材料。 “建成后将分为活动大礼堂和展馆两部分,现在要进行细化装修、购买门窗等,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马虎不得,预计一个半月后可完工。”沈雷茗说。 江沿文化礼堂一天天的新改变,吸引了村民的眼球,村民一有空闲就来转转,看看变化。10月30日,由市博物馆主办的乐清历史建筑图文展在此展馆展出,吸引了数百村民凑热闹,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悉,展馆细分后将设三部分,分别为江沿李花节板块、乡村记忆板块和红色记忆板块。第二板块突出江沿农耕文化,有较多的历史实物和走马楼宋代寺院遗址中的残片。第三板块为江沿人民抗日战争和浙南地区游击战的历史回顾。 “沈老师来了,村里呈现出一派新气象,大家干活也更起劲了。”余协昌说。 “江沿村依山傍水,拥有天然的资源,值得开发,绿水青山才是村里的金山银山,只是村里的民居有欧式、中式等较多风格,色彩也比较杂乱,如果对今后的新建住房有一定的规划或提供几种和谐统一的样板,再配上将要施工的滨水公园和森林公园,这里将是美丽乡村的典范。”沈雷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