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小城市
3  4  
全镇垃圾全收集
环卫建设显文明
柳市镇“十大为民实事”系列报道之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15年11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全镇垃圾全收集
环卫建设显文明
柳市镇“十大为民实事”系列报道之五
2015-11-04

    全镇垃圾全收集

    环卫建设显文明

    柳市镇“十大为民实事”系列报道之五

    新建垃圾中转站、提升完善垃圾中转站的运行能力与覆盖能力、新建二类公厕、垃圾集中收集、垃圾无害化处理……今年年初,“加强环卫保洁服务”被写入柳市镇“十大为民实事”。

    如今,柳市镇环卫工作进展如何?新建的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情况如何?柳市镇在环卫保洁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绩?柳市镇公共厕所建设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于日前查看了柳市镇多处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

    东风垃圾中转站。 黄一牙 摄

    垃圾中转站 覆盖全镇

    汤岙余垃圾中转站的外观,远看就像一面帆。 10月30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汤岙余垃圾中转站,第一印象就是干净。不大的院子里,停着三辆保洁车辆,地面没有可见的垃圾。“我比较爱干净,常常会打扫中转站的院子,毕竟是搞环卫的,卫生是首要的。”该中转站负责人王从茶介绍,他每日在工作之余都会对中转站进行清理。

    汤岙余垃圾中转站的一楼建筑内,是一个垃圾压缩箱。每日汤岙余、万里桥、路头石等附近11个村以及象阳工业区的垃圾都会运到该压缩箱内进行压缩,然后再由柳市镇环卫所的车辆统一运送到垃圾焚烧厂。王从茶说:“垃圾厂的车一天来两趟,每天处理垃圾量在20吨左右。”

    在垃圾压缩箱的出口处有截污管。“这个截污管保证了垃圾处理过程中污水不会流出,不会对附近农田造成再次污染,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柳市镇环卫所基建办工程师林新介绍。

    该垃圾中转站宿舍住了6户环卫工人。“这里的住宿条件比较好,王从茶比较爱干净,原先只住了三户,最近又住进了三户。”林新介绍。该垃圾中转站自去年9月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周边村的环境卫生。

    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了大河沿垃圾中转站,三名工人正在往两个垃圾压缩箱内倾倒垃圾。只见两个垃圾压缩箱内,都只装了一半左右的垃圾。“这里的垃圾压缩箱比汤岙余的多一个,但是处理的垃圾并不多。”该垃圾中转站的负责人介绍,日均处理垃圾量在10吨左右。

    “柳市最大的垃圾中转站是东风垃圾中转站,集镇内的垃圾大多往那边运送。”林新说。

    4时20分,记者来到了位于凌云路上的东风垃圾中转站,边上停着很多辆垃圾车,数十名环卫工人正在处理垃圾,还有几名工人正在维修设备。据该垃圾中转站负责人介绍,中转站日均处理垃圾量在80吨以上,里面设有车辆维修、设备维修等场所,员工宿舍基本已住满。

    “柳市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垃圾中转站共10个,每个垃圾中转站至少可以辐射周边两公里范围,目前,垃圾中转站已基本覆盖柳市全镇范围。另外,荷堡村的垃圾中转站即将投入使用,上岩后、蟾东两村的垃圾中转站正在施工建设。”柳市镇环卫所所长王和斌介绍。

    公厕建设 美化乡村

    10月30日,两名工作人员正在打扫柳市镇西凰屿村的公共厕所。“这个公共厕所基本已经完工了,近期就可以投入使用。”工作人员介绍。

    西凰屿村公共厕所内设施齐全,采光较好,有一个较为独特的天窗,该天窗采用了玻璃窗加百叶窗的设计。参与公共厕所设计的林新介绍,这样的天窗保证了采光,百叶窗的设计保证了公共厕所通风效果。

    “这个公共厕所是由之前的公共厕所原拆原建而成的,原来的公共厕所已经用了十几年了,臭不可闻,边上垃圾多,环境较差。”村干部郑希满介绍,西凰屿村户籍人口800余人,新居民也有800余人,的确有公共厕所的需求,于是村里于去年向镇政府申请建造公共厕所。

    在西凰屿公共厕所旁,记者看见了一个移动厕所。郑希满介绍,使用移动厕所可应对公共厕所建造期间的使用需求。

    “这厕所建起来好,这么干净,用着也方便啊。你看这还有一个垃圾屋。”郑希满介绍,建设垃圾屋,并安排清洁工定期整理,可保证环境卫生。

    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了朝阳村。“以前村里的两个公共厕所都是很多人坐一排、小隔板的那种,不卫生、使用也不方便。我们这届村两委上任以来就着手建设公共厕所,为村民办实事。”朝阳村村委会副主任章国易介绍,河边路上,晚上散步的村民较多,公共厕所使用频率很高。公共厕所自去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受到了村民的欢迎。此外,朝阳村户籍人口900余人,新居民3000余人,也存在着一定的如厕需求。

    朝阳村2号公共厕所有百叶窗加玻璃窗的独特天窗设计。“朝阳村新建的1号、2号公共厕所,只有这2号公共厕所使用了这一设计。今年在西凰屿村建设公共厕所的时候,我也提议使用这一设计。”林新介绍,该设计在乐清市内,仅柳市有使用。

    柳市镇副镇长李大成介绍,农村公共厕所是现代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变化与发展也是农村发展、社会进步的一扇窗口,柳市镇这几个村的公共厕所建设,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村干部对于环境卫生的意识,与村民对环境卫生的要求。公共厕所的建设情况,也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柳市镇乡风文明、环境状况和城市化水平。

    环卫服务 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柳市镇环境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原先各村常见的露天垃圾场、垃圾堆不断消失,这与环卫所的工作密不可分。

    “柳市镇各村的露天垃圾场问题本来较为严重,也是困扰我们环卫工作进一步开展的难题,时常有接到群众投诉。”王和斌介绍,随着垃圾中转站的建成,辐射面铺开,环卫工人队伍的壮大与提升,今年已经陆续解决万里桥、花浃、木山后等村的垃圾堆放问题。

    柳市镇环卫所通过增加人员、加强管理、上门收取等方式,将这些村的垃圾都运送到垃圾中转站处理,避免了村庄的垃圾堆放问题。

    “去年,我们环卫工人共360余人,今年增加到了400余人。加大了对农村垃圾的收取工作,将农村垃圾运送到垃圾中转站统一处理,避免了垃圾堆放,污染环境。”王和斌介绍,原先象东社区的部分村庄垃圾堆放现象较为严重,汤岙余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后,这些村的垃圾都有了去处。

    此外,柳市镇还在筹备黄华、象阳等5个社区的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努力实现柳市镇区域垃圾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的2个100%。

    ■张孟涛

    大河沿垃圾中转站。 郑佰洪 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小城市 00011 全镇垃圾全收集
环卫建设显文明
柳市镇“十大为民实事”系列报道之五
2015-1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