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治水
3  4  
乐清治水“11月督察”第一天
督察员走现场开始热辣“挑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15年11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治水“11月督察”第一天
督察员走现场开始热辣“挑刺”
2015-11-04

    乐清治水“11月督察”第一天

    督察员走现场开始热辣“挑刺”

    ■记者 徐琴微 吴赉仪 林伊格 陈露

    昨天上午和下午,由“五水共治”总督察室正副督察长赵乐强、赵明皓、周明涛、王剑文、叶乐安,市“五水共治”总督察室、“8+X”成员单位人员,市民监督团和媒体人员等组成的四组督察人员,分赴柳市镇和北白象镇实地察看,现场“挑刺”,献计献策,以进一步推动治水工作。

    第一组:

    隔离池里尼龙袋多

    昨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五水共治”副总督察长周明涛率乐清治水“11月督察团”第一督察组一行,前往柳市镇和北白象镇督察,当天共走访了16个督察点。

    当天上午,一行人首先来到柳市镇东城社区苏吕村,站在苏吕菜市场前的桥上,只见河面上浮着一片片黑色漂浮物,桥下是一条暗河的出水口。工作人员用撬杆打开暗河上的窨井盖,里面的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这里的水怎么这么脏?”市民监督员们看得直摇头。

    据苏吕村村委会主任李胜飞介绍,由于村内未进行截污纳管,村民生活污水和村内菜市场的污水都直排入200多米长的暗河,再流入苏吕河里。接下来,他们准备在暗河口做一个污水截流井,再用抽水泵直接送到污水总管,目前该工程的图纸已设计好,马上就要开始施工,预计2个月内能完成。

    市民监督员叶晓飞建议,现在全市都在截污纳管,这个村人口众多,生活污水量大,截污纳管也要跟上,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当天上午,一行人又来到柳市中心菜市场,只见菜场边的三里前街内河十分整洁,增氧水泵噗噗往外冒着水花。“经过治理后,现在干净多了!”市民监督员王碎乐颇有感触, 她以前经常来这边的菜场买菜,这条河上原来都是垃圾,河水又黑又臭,河边的路上满是污水。这次督察让她看到了喜人的变化。

    接着,一行人走进菜场,只见地面上铺设了栅栏,下面是一条排水沟,这条排水沟连接到不远处的一个隔离池。工作人员打开菜场边隔离池的窨井盖,一阵腥臭味扑鼻而来,下面还堆满了尼龙袋。

    “这是刚建成的柳市中心菜场地下排污系统,菜市场内的污水流入隔离池后,再通过泵站送到污水管网。” 柳市城建分局的王慧鹏介绍,隔离池里的塑料垃圾主要是菜场的经营户随地乱扔塑料袋造成的,他们每周要打捞一两次。

    市民监督员周君淼表示,这个排污系统如果真正发挥作用,应该可以解决菜场污水的最终出路,但菜场经营户的文明意识要提升,不能随地乱扔垃圾,建议相关单位要对菜场采取长效管理,制定一套的制度措施,规范商户行为。

    当天下午,一行人来到北白象镇下庠村白慎河段,只见河边绿树成荫,微风拂动水面泛起细纹。一台挖掘机正挥舞手臂平整河边的一处垃圾场。“我们准备把下庠村的垃圾场改造成一个公园,计划两个月内完成。”万家社区书记叶建国介绍,下庠村是万家社区水岸同治的一个部分,他们正在打造一条9公里长的白慎河生态廊道,目前正在白慎河沿岸7个村河边修建5米左右的行步道,在边上种树,与河里的治水相结合,目标打造3类水质。该社区还积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治水,沿河村党员干部每人捐一棵树,生态廊道全部由沿河村民集资。

    “万家社区的治水声势大,居民干劲大,河水治理得挺好。”随行的市民监督员们不住称赞,对于白慎河边的公园建设,市民监督员建议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

    在北白象镇南屏社区硐桥村,乐琯运河的硐桥支河让人眼前一亮,河面干净整洁,绿油油的水荷莲有序排列,一名工人正划着小船进行河面保洁。

    “硐桥支河的变化真可谓天翻地覆的变化。”叶晓飞感叹,原来这条河道垃圾遍布,臭气熏天,河面就像一个露天厕所,人站在河边根本受不了。经过整治真的干净清爽了。

    第二组:“火眼金睛”当场抓污

    昨日,乐清市政协副主席、“五水共治”副总督察长叶乐安带领第二督察组人员,对柳市镇、北白象镇暗河暗溪、黑臭河、菜市场等进行了巡查。

    在柳市北城社区荷岙村,高速公路穿过村口上方,桥洞下就是一条暗河。督察组走近了发现,河道上方修了水泥路,露天的区域内,20多个立方体装置放置在水中,外面裹着绿色的塑料布,表面粘满油污和小颗粒垃圾。装置内塑料制成的小球一个个排列,而河道口用编织袋堵住出口,让河水停留在该区域内。

    “这些是干什么用的?”一名督察员询问。荷岙村负责人介绍,这是荷岙村近期正在建造的污水处理装置。“外面的这层塑料膜可以拦截水中的一部分油污,装置里面的塑料球能增加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净化效率。”村负责人说,用编织袋堵住河水出口,是想让河水与污水处理装置充分接触以后,再流走。接下来他们还会在水底放置生物膜,利用微生物技术净化河水。

    当督察组一行来到北城社区东风村保安寺浃旁时,河中一大片水荷莲格外显眼,一名保洁人员一边划船一边在水中捞垃圾,画面安详宁静。但是等大伙儿走近了才发现,河水中泛着泡沫,河岸一侧一根较粗的排污管道出现断裂,管道内流淌着的污水决堤般地从缺口处迸出,伴随着恶臭在河里散开。由于河道旁就是柳市食品厂,管道内的废水又脏又臭。眼看着好好的河就这样被污染了,一名督察员叫来正在打捞垃圾的工人,两人下船驶到排污管道断裂处,用船桨将断开的管道重新接上,但因为水流冲击太大没有成功。“这里都是塑料管道,水流一大,很容易引起缺口。”督察员说,建议采用金属类管道,或者用铁钉对排污管道进行加固。

    当天,督察组一行还巡查了柳市长虹农贸市场和白象中心菜市场,在现场打开一个个隔油池盖时,油污沉淀散发的恶臭扑鼻而来,但隔油池内的油污并不厚重。在北白象石船社区的乐清市第六人民医院里,近日刚修建的排污管网已投入使用。督察人员打开两个隔油池,里面相对干燥,并没有臭味。该项目总工程师介绍,医院每天约100多人在食堂用餐,医院食堂产生的油污、废水都排到这两个隔油池内。

    此次治水督察还加入了市民监督团代表,今年67岁的潘冬姑是市民监督团的团长,戴着老花眼镜,每到一处,边走边记录,比谁都积极。在北白象镇才头社区白塔王村的乐琯运河里,两名环卫工人正在船上打捞垃圾,河面上种着水荷莲,但是一些垃圾隐藏在叶子下。“那里还有好多垃圾啊!”潘冬姑发现暗河口还留有一堆垃圾,因为该处光线较暗,不仔细看发现不了,她连忙叫前岸村村干部尽快处理。

    第三组:接举报马上赴现场

    第三督查组在市委常委、副市长、“五水共治”副总督察长赵明皓的带领下,分别对柳市镇第三人民医院、象东、象阳和象南社区以及北白象镇磐石社区等地的河水、排污管和隔油池等展开督查。

    在象东社区的谊山浃,督察人员看到,河水较清,河面上几乎没有漂浮物,河道保洁较好。在荷盛村的荷盛浃,清水荡漾,只见不远处还有三个环卫工人乘着船在清理河面。“现在,村里隔三差五就有人来保洁。”荷盛村的一名村民说,村里自从去年清淤后水质变好了很多。

    “这条河的变化真的很大,你看,现在真的变清了很多。”当第二督察组一行人来到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旁的一条河前时,市民监督团的成员不禁感叹。对于这条河的变化,市民监督团的汤乐化感触尤为深。“以前我就住在这附近,常看到河面垃圾遍布,还常发出臭味。但现在河水已然变了样,河面还多了很多水荷莲,看着都舒服。”

    随后,督察组成员还查看了第三人民医院食堂的隔油池。现场,施工人员打开了隔油池的井盖,只见四个隔油池内,分别有油、杂质和水,这些油污经多次隔离后,最后流出的水确实变清了许多。“我们半个月一次,都会定期清理上面的油污。”相关负责人说。此外,督察人员发现,北白象镇磐石社区油车村内餐饮店的隔油池,设计较合理,建设较完善。

    然而,当督察组成员走至柳市精益中学时发现,该校内的隔油池老旧,不符合规范。靠近隔油池,不仅能看到蔬菜、面条等遍布其中,而且还能闻到浓浓的酸臭味。“你们这样不行的,这个完全不符合规范的。”督察组成员告诉校长,这里起码要做6立方的隔油池。“你们要尽快整改。”现场,赵明皓叮嘱校长,要在十天之内做好规范的隔油池。

    暗河暗沟治理是督查人员关注的焦点。在北白象镇的磐石社区中心,一个标有“暗沟施工,注意安全”字样的指示牌尤为醒目。在旁边的围栏内,臭气熏天,但却看见一个工人顺着木梯往下爬。“我们的暗沟治理从启动施工到今已经有十来天了。”磐石社区的党委书记倪泽斌说,社区共有三条暗沟,目前都在全力整治中,预计还有20多天就能整治好。

    据了解,此次督查接受市民临时参与,真正从群众角度解决治水中的难题。当天,在督查过程中,有市民在“治水联盟”微信群内举报,柳市象山桥后村有一金属加工厂的污水直排入河。在督查完象南社区的下渎朱浃后,督察组成员随即赶往该地。

    “你们这些水都直排入河的吗?”督察组成员刚到,就立即询问工厂老板。老板则忙解释,这些不是生产污水而是洗手洗了的水。“但这些水也不能直排入河呀!”当场,来自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随即取出器皿,现场采集了工厂内排出的污水。据了解,下一步,市环保局将派相关工作人员对该工厂展开调查,并依据调查情况进行整改。

    第四组:无人机巡河参与监督

    昨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五水共治”总督察长赵乐强和副市长、“五水共治”副总督察长王剑文率队的第四督察组,先后督察了柳市镇和北白象镇的14个督察点。

    第四督察组一行第一站来到位于柳市镇黄华村的黄华农贸市场察看污水处理情况。督察组成员在市场里走了一圈,摊位前有排水沟,蔬菜区、干货区等分区分明,海鲜区也干干的,基本看不到污水。据村干部介绍,该农贸市场去年底开始改造,今年装修时对排污系统进行了规范设计,10月1日改造完成重新开业。“很清爽,要是全市的农贸市场,都像这里就好了。”市民监督团成员由衷地“点赞。”

    一架无人机在河面上时而盘旋,时而俯冲。巡河的无人机,每到一处,都会引来一群人围观。机主施小乐告诉记者,他在《乐清日报》看到招募督察员参与乐清治水“11月督察”活动的消息后,当即就报名,带着他今年8月花了上万元刚买的无人机参加监督活动。“无人机可以拍视频,也可拍照片,对治水作个记录,过段时间再拍一下,有个对比。”为了全程参与这次督察活动,他还请了年休假。施小乐说,等三天半的督察活动结束,他会说视频和照片资料整理出来,悉数交给“五水共治”总督察室,为乐清治水奉献一份力量。

    黄岐河浃已是一条暗河,上面被盖,成了黄华西路。从路口往里走,督察组打开第一个窨井盖,大家探头往里看,水看上去还比较清,在井边也闻不到什么臭味。但水质到底怎么样呢?大家心里谁也没谱。于是,当天的活动还出动了环境应急监测车,市环境监测站的潘丽娜俯身往窨井里放进去了一个采样器,顺利采到了一瓶水样。“这里有三条溪水下来,流入柳黄河。”在金棚头村,督察员们看到,一条水沟窄窄的,水面上也还算干净。可当潘丽娜将采样器放到水里时,很快就泛起黑黑的一层淤泥。她连取了三次,才勉强取到水样。“我这组取样7份,当天共采水样32份,抽样以暗河暗沟的水样为主,还取了养殖场附近等水样。”潘丽娜说,接下来他们将集中精力进行定量检测,主要检测总磷和氨氮等指标,检测结果很快会见分晓。

    在黄华社区胡家垟村胡家垟浃的岸边,一块“柳市镇镇级河长牌”格外引人注目,督察组人员决定当场考一考“河长”,于是按照上面标明的电话打过去,了解这条河的相关情况,“河长”对答如流,顺利过关。

    机关部门食堂排污整改情况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临近中午,督察员们走进柳市公安分局,食堂外已挖了一条沟,有一小块地挖下去准备做隔油池。听说该局食堂一般有7桌人吃饭。“这隔油池面积有点小。”督察员们建议认真测算后要进行扩容。

    市民监督团成员顾振友已多次参加巡河活动,他觉得这一次看来,总体情况比以前好多了,但治水还需要各方努力,大家的护河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督查组在柳市镇胡家垟村胡家垟浃视察。记者 刘言勇 摄

    柳市镇长岐社区的巡河船。记者 刘言勇 摄

    环保工作人员在北白象镇坂塘村取水样。记者 刘言勇 摄

    工人在北白象西漳社区江南大酒店附近清淤。记者 刘言勇 摄

    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附近整洁的河面。记者 陈露 摄

    北城社区荷岙村在建的污水处理装置。 记者 林伊格 摄

    扫一扫 看视频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治水 00002 乐清治水“11月督察”第一天
督察员走现场开始热辣“挑刺”
2015-1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