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茜 2004年芙蓉镇西塍村换届选举时,坐在角落的余晨曦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那时候的他记挂着在外的生意,婉拒了这个头衔,但村民们不依。市里的红头文件下来了,他也就无法再推辞。 后来,连余晨曦自己也未曾想到,这个村党支部书记一当就是10多年。这些年来,在余晨曦等村干部的努力下,西塍村从一个不知名的落后村庄,摇身一变成为溪水潺潺的美丽水乡。 带头将自留地捐给村里建公园 近日,记者在西塍公园漫步,绿树掩映下,这里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的情景令人难忘。而在数年前,这里曾是块杂草丛生的空地。 为了让村民在闲暇时光有一个清幽好去处,当年,村里打算在此建造一个娱乐休闲生态公园。余晨曦带头将自留地无偿给村里征用。 “这里以后将会是一个公园,是大家的公园,茶余饭后都可以来逛逛。”他给村民们描绘了公园的美好样子。在他和村干部的努力下,村民们纷纷同意将家里的自留地免费送给村里征用。 如今,这个占地30多亩的西塍公园,成为村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家一有空就喜欢来公园散散步、聊聊天、跳跳广场舞。 用生命保护村民安危 2007年台风即将登陆时,西塍村村干部一一赶赴各处危房劝离。山边的一处危房里,一名老大爷怎么都不肯出来。 当时狂风大作,大雨如注。余晨曦顾不得自身安危,冲进危房想将老大爷拖出。老大爷并不配合,余晨曦不顾他的拳打脚踢,快速将他拖出危房。刚到安全区域,只见泥石流“轰”地淌下,危房瞬间倒地。那时,泥石已没到余晨曦的膝盖。 今年的“灿鸿”,余晨曦又去老大爷家查看。“那年晨曦被我老头白白打了。” 老大爷在几年前已经过世了,他的老伴看到余晨曦,回忆起当年的场景,对他充满感激。 把荒废多年的山地变宝藏 近年来,西塍村建起了文化礼堂,开设了图书馆、老年大学、健身活动室、篮球场等公共场所。村里的文化娱乐广场,配备了音响、文体设施,由专人组织进行各项活动。 在“三改一拆”中,余晨曦引导党员干部做好村民工作,顺利拆除建筑物37处,修建长970米村中心道路,彻底改变西塍村道路弯、窄现象。 自雁楠公路开通以来,西塍村的地理位置更加突显。余晨曦带领村两委成员多次邀请村在外能人志士、党员召开座谈会。大家认为要把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 “西塍村作为雁楠公路连接楠溪江和雁荡山旅游景区的一个停靠点,可大力开发大山自然村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接下来,我会带领西塍村党支部和村委,把大山自然村这片荒废多年的山地,变成能使西塍村发展的宝藏。”余晨曦说。 余晨曦:让村庄改头换面 优秀基层干部系列报道之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