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三季报出炉,至此,银行业三季报基本“收官”。三季报显示,四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超7000亿元,但整个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普遍放缓,不良贷款率依然小幅上升。 前三季度,四大国有银行净利润仍然保持正增长,其中工行实现净利润最多达到2223亿元;建行以1920.76亿元净利润紧随其后,农行和中行的净利润分别为1533.7亿元和1378.74亿元。 尽管如此,四大行净利润增速却下滑明显,全部下滑至1%以下。中报发布时,中行净利润增速还高于1%达1.41%,而三季报时已下滑至0.79%,工行、农行、建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65%、0.57%、0.73%。 与此同时,不少股份制银行的利润增速也有所下滑。三季度,光大银行实现净利润239.16亿元,增幅2.37%,比二季度有所下滑。同样下滑的还有中信银行和华夏银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和5.58%。不过,三季度浦发银行的净利润增幅为6.79%,较二季度有所上升。 正如农行在三季报中提到的,目前银行利润增长还主要由于利息净收入增加。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随着银行普遍放贷收益下降、负债成本提升,找寻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摆在各家大行面前的一大课题。 在利润增速放缓的同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大型银行的风险压力也不容小觑。 三季度,四大行不良贷款依然保持上升态势,其中农行不良贷款率已经突破2%至2.02%,而其他三大行维持在1.45%左右。 本报综合 银行三季报“收官” 四大行净利增速下滑明显 |